[实用新型]一种滤筒式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7896.0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5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汪大顺;刘湘辽;刘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10 | 分类号: | B01D46/10;B01D46/24;B01D4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李苏 |
地址: | 445800 湖北省恩***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滤筒式 除尘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滤筒式除尘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插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箱体,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裸露至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内,箱体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软管,所述第一伸缩软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滤筒。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该滤筒式除尘器,通过设置震动式清灰机构配合刮料式清灰机构同步使用,首先通过震动式清灰机构将底部滤筒的灰尘进行清除,通过使滤筒震动,从而将吸附在滤筒侧壁上的灰尘震落,解决了传统反冲洗清灰难以彻底清除的弊端,提高清灰效率,通过刮料式清灰机构,可循环对顶部滤筒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灰尘粘粘在滤筒上,从而防止整个除尘系统发生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尘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滤筒式除尘器。
背景技术
滤筒式除尘器在系统主风机的作用下,含尘气体从除尘器底部的进风口进入除尘器底部的风箱对含尘气体进行预处理,然后从底部进入上箱体的各个除尘室;粉尘吸附在滤筒外表面,过滤后的洁净气体通过滤筒进入上箱体洁净气室,收集到出风口排放。
随着过滤条件的继续,积聚在滤筒侧壁的粉尘会越来越多,现有的对滤筒侧壁清灰一般采用反吹洗的方式,但是这种除尘方式存在效率较低,除尘不彻底的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筒式除尘器,解决了现有滤筒除尘器清灰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滤筒式除尘器,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插接有进气管,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箱体,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裸露至壳体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箱体内。
箱体的顶部连接有第一伸缩软管,所述第一伸缩软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一滤筒,所述壳体内腔的中部设置有隔板,所述第一滤筒的顶部穿过隔板并延伸至其顶部外,所述第一滤筒内腔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滤网。
第一滤筒的顶部固设有耳板,所述耳板的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部连接在隔板的顶部,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偏心杆,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槽,通槽位于偏心杆的正下方。
第一滤筒的顶部连接有第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伸缩软管的顶部连接有第二滤筒,所述第二滤筒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所述壳体内腔的中上部设置有支撑座,所述第二滤筒支撑在支撑座上。
壳体顶部的中央固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一端依次穿过壳体、第二滤网并延伸至第二滤筒的内腔,所述转轴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清洁刷以及第二清洁刷,所述第一清洁刷与第二滤网接触,第二清洁刷与第二滤筒的内壁接触。
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箱体的底部连接有排废管,所述排废管的底部延伸至壳体的底部外,且排废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便于排料的倾斜台阶。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触动头,所述第一滤筒的外壁设置有与触动头对应的触碰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滤筒的底部宽、顶部窄,所述第二滤筒的顶部宽、底部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筒式除尘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滤筒式除尘器,通过设置震动式清灰机构配合刮料式清灰机构同步使用,首先通过震动式清灰机构将底部滤筒的灰尘进行清除,通过使滤筒震动,从而将吸附在滤筒侧壁上的灰尘震落,解决了传统反冲洗清灰难以彻底清除的弊端,提高清灰效率,通过刮料式清灰机构,可循环对顶部滤筒的灰尘进行清理,避免灰尘粘粘在滤筒上,从而防止整个除尘系统发生堵塞。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八峰药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78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除尘的除微尘机
- 下一篇:一种煤矿带式输送机及其挡煤皮的快速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