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7522.9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7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彪;向小华;廖洪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9/0175 | 分类号: | H03K19/0175;H01R13/6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胜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8 | 代理人: | 齐文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io 触发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包括无极性触发模块,所述无极性触发模块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端口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用于输入电平信号,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用于输出电平信号,所述无极性触发模块采用桥式整流电路。采用无极性触发电路,通过二极管特性合理搭配,使其在使用时无需区分输入/输出极性,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
背景技术
电路的端口通常有极性的限制,即正负极应该与指定的端子接触。如果正负极反接,则电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短路,导致电源或负载电路烧毁。
现有的电路仍然存在着人为操作失误的情况,导致正负极反接。如果在正负极反接时切换外部电源,那么内部电路模块也不能工作。
上述防止正负极反接的方法不仅需要针对插头插座特殊的模具,导致成本升高,而且由于在正负极反接时停止工作,导致家用电器等用品的使用体验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包括无极性触发模块,所述无极性触发模块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端口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用于输入电平信号,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用于输出电平信号,所述无极性触发模块采用桥式整流电路。
进一步地,还包括光耦,所述第三端子连接所述光耦的正极,所述第四端子连接所述光耦的负极,
进一步地,所述无极性触发模块包括第一光电二极管、第二光电二极管、第三光电二极管和第四光电二极管,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一光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光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三光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所述第四光电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四端子连接,所述第四光电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光耦包括发光器和受光器,所述发光器和所述受光器被封装在同一管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器具体为发光二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四端子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以下优点:采用无极性触发电路,通过二极管特性合理搭配,使其在使用时无需区分输入/输出极性,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示意图。
D1第一光电二极管、D2第一光电二极管、D3第一光电二极管、D4第一光电二极管、3第三端子、4第四端子、5光耦第一端、6光耦第二端、U3光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核心构思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无极性IO触发电路,包括无极性触发模块,无极性触发模块包括用于连接外部端口的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3和第四端子4,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用于输入电平信号,第三端子3和第四端子4用于输出电平信号,无极性触发模块采用桥式整流电路。采用无极性触发电路,通过二极管特性合理搭配,使其在使用时无需区分输入/输出极性,操作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75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可靠、输出稳定的无人机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电机冷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