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炮负重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7510.6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4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程国君;向秀锋;唐昭学;秦青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14 | 分类号: | B62D55/14;B62D55/1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王朝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 负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行炮负重轮,属于履带轮技术领域,包括轮毂和设在轮毂上的耐磨钢圈,还包括紧固件、硬质填充体和等离子增材熔铸层,紧固件穿过耐磨钢圈的工作面上预设的通孔,并伸入轮毂上预设的且与通孔对齐的容纳孔中,将耐磨钢圈与轮毂连接;硬质填充体填充在容纳孔内,用于将紧固件挤紧在容纳孔内;等离子增材熔铸层熔铸在耐磨钢圈的工作面及紧固件的外端面上,且用于使紧固件外端与耐磨钢圈形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延长负重轮的使用寿命,最终有利于节约资源和维护成本,而且将现有磨损的负重轮修复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炮负重轮也十分容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履带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自行炮负重轮。
背景技术
自行炮通常采用履带机构驱动行进,负重轮是履带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件,现有的自行炮负重轮为了减轻整体重量,通常采用铝质轮毂10,并在铝质轮毂与履带接触的工作面上设有耐磨钢圈20,以降低轮毂的磨损,由于负重轮工作荷载较大,且对工作稳定性要求较高,因此制造时通常是在耐磨钢圈20上直接铸造铝质轮毂10,耐磨钢圈20和铝质轮毂10之间通过内扣斜面60相互嵌合,如图1所示,耐磨钢圈20和铝质轮毂10嵌合后耐磨钢圈20就不容易脱出。但是这种连接方式会导致在耐磨钢圈20无法更换,在磨损到一定程度后,整个负重轮就需要弃用报废,十分浪费资源,也大大提高了自行炮的维护成本。
而且由于负重轮的震动非常大,而且耐磨钢圈20和铝质轮毂10材料、硬度都不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会导致耐磨钢圈20和铝质轮毂10之间的结合处产生缝隙,而缝隙在持续的震动中会逐渐发育,导致耐磨钢圈20松动,而松动又会急剧加速铝质轮毂10的磨损,甚至导致耐磨钢圈20脱出,因此耐磨钢圈20一旦出现松动的迹象,无论耐磨钢圈20磨损程度如何,整个负重轮也需要弃用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炮负重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自行炮负重轮耐磨钢圈磨损以及松动后无法更换造成的资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行炮负重轮,包括轮毂和设在轮毂上的耐磨钢圈,还包括紧固件、硬质填充体和等离子增材熔铸层,紧固件穿过耐磨钢圈的工作面上预设的通孔,并伸入轮毂上预设的且与通孔对齐的容纳孔中,将耐磨钢圈与轮毂连接;硬质填充体填充在容纳孔内,用于将紧固件挤紧在容纳孔内;等离子增材熔铸层熔铸在耐磨钢圈的工作面及紧固件的外端面上,且用于使紧固件外端与耐磨钢圈形成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外端设有用于卡在通孔外的端帽,通孔外侧设有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端帽的端帽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孔远离耐磨钢圈的一侧设有膨大的第一容纳腔,容纳孔靠近耐磨钢圈的一侧设有膨大的第二容纳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轮毂与耐磨钢圈的接触处设有与容纳孔连通的第一凹槽,耐磨钢圈与轮毂的接触处设有与通孔连通的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对设置且对齐、形成第二容纳腔;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均为柱状槽或口小底大的燕尾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孔的侧壁上设有连通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的第一挤出槽,第一挤出槽用于将第一容纳腔内的形成硬质填充体的部分填充材料挤至第二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上设有第二挤出槽,第二挤出槽用于将第一容纳腔内的形成硬质填充体的部分填充材料挤至第二容纳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挤出槽和第二挤出槽均呈螺旋状设置;第一挤出槽和第二挤出槽的旋向相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紧固件内设有灌注孔,灌注孔用于向第一容纳腔内灌注形成硬质填充体的填充材料,紧固件外端设有与灌注孔连通、且用于与灌注设备连接的灌注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容纳孔内部至少部分设有内螺纹,紧固件上设有用于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75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