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4740.7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11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桑军;戴国华;陈丰波;马金喜;郝铭;高国强;吴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7/14 | 分类号: | B63B27/1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补偿 海洋 无人 平台 舷梯 | ||
一种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包括:舷梯,铰接在舷梯一侧的活动踏板,安装在活动踏板下面的万向滚轮,其中,舷梯上安装有吊梯钢索,该吊梯钢索的一端与设置在无人平台上的提放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舷梯的提升和下放;且舷梯的另一端与无人平台的平台底层甲板活动连接,无人平台上设置有红外线控制盘,通过登乘人员手持红外线发射器向设置于无人平台上的红外线控制盘发射信号,以启闭设置在无人平台上的提放装置,由吊梯钢索拉紧舷梯,令提放装置通过吊梯钢索收放舷梯;活动踏板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在全时域工况条件下,使登乘人员安全登乘海洋无人平台舷梯;而且,还能够防止外来人员攀爬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尤其涉及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
背景技术
目前,海洋平台的登乘方式,通常是采用平台吊机将乘坐吊笼的人员或物资从船舶甲板吊到平台甲板上的方式。但是,上述方式对于无人值守的平台,通常设置成“固定直梯+中转平台+固定钢制悬直梯+铝质挂梯”登乘形式。这种登乘方式的固定端一般设置在带缆走道上,由于登乘人员是在不同的工况下进行登乘,因此,导致其在大风大浪的工况时,登乘人员的登乘就显得十分危险了,其不能适应波浪起伏的工况,且不具备防止外来人员攀爬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以解决海洋无人平台舷梯,登乘人员能够在全时域工况条件下安全登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包括:舷梯,铰接在舷梯一侧的活动踏板,安装在活动踏板下面的万向滚轮,其中,舷梯上安装有吊梯钢索,该吊梯钢索的一端与设置在无人平台上的提放装置相连接,用于控制舷梯的提升和下放;且舷梯的另一端与无人平台的平台底层甲板活动连接,无人平台上设置有红外线控制盘,通过登乘人员手持红外线发射器向设置于无人平台上的红外线控制盘发射信号,以启闭设置在无人平台上的提放装置,由吊梯钢索拉紧舷梯,令提放装置通过吊梯钢索收放舷梯;活动踏板沿高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舷梯的顶端,通过眼板插销与平台底层甲板相连接,以实现上下方向转动。
进一步,所述舷梯为伸缩式舷梯,且舷梯平行于无人平台的边缘放置;当舷梯着陆到守护船舶上时,守护船舶与舷梯的倾斜角度为40~45度。
进一步,所述活动踏板采用铝质材料制成的弧形踏步结构。
进一步,所述活动踏板的上端采用铰链连接方式安装在舷梯的尾端,活动踏板能够绕舷梯的尾端转动,以适应船舶的起伏,具有升降补偿作用。
进一步,所述万向滚轮与活动踏板的下端相连接,以适应和补偿守护船舶随海面的波动。
进一步,所述提放装置为舷梯提放绞车,提放装置上设置有限位开关,限位开关用于控制舷梯的提放范围。
进一步,所述红外线控制盘设有红外线接收功能,用于舷梯提放绞车的电力启闭。
本实用新型的带升降补偿的海洋无人平台舷梯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红外线启闭红外线控制盘,启动或关闭舷梯提放绞车,在吊梯钢索的作用下,实现了舷梯的收放功能。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舷梯平行于平台边缘设置,可减少登乘舷梯用海面积,减少用钢量约20吨。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活动踏板与舷梯的尾部通过铰链连接,活动踏板下端连接万向轮,可适应船舶随海面的波动起伏,具有升降补偿作用,其不仅可实现恶劣海浪条件下平台人员安全登乘;而且,也可以防止外来人员攀爬平台。
4.由于本实用新型可以为渤海的无人平台提供借鉴,为更多的边际油田的开发,提供了登乘方案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47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恶草松连续化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外墙保温一体化模板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