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刮臂拆卸工装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4173.5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410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泳;马先磊;马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李梦福 |
| 地址: | 10007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刮臂 拆卸 工装 | ||
一种雨刮臂拆卸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力手柄(4)、上支撑板(1)、丝杆(2)、支撑柱(5)、压头(3)和下托板(6);所述上支撑板中部构造有一螺纹孔,所述丝杆贯穿该螺纹孔并与支撑板螺纹连接,加力手柄连设于丝杆上部,压头固定于丝杆下端;下托板与上支撑板平行设置,并通过一对支撑柱固定连接;下托板在丝杆轴线对应位置构造有一用于嵌卡雨刮臂安装柱的开口(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臂拆卸工装,成本低廉、压头加力平稳、旋紧过程省力,拆卸过程施力平稳,不易损坏雨刮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组维护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雨刮臂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动车段对动车组检修时,需要对有故障的雨刮臂拆卸更换,但是由于长时间的雨水侵蚀雨刮臂会出现锈蚀,导致拆卸困难,目前市面上也有类似的拆卸工具,主要是用于汽车雨刮臂的拆卸,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参考图1-3,对应工装1-3),存在的不足是:
(1)工装1和工装2工装是通过挂钩方式勾住雨刮臂,接触面积小,用力过大容易造成雨刮臂被挂部位损坏;
(2)工装1加力时需要借助其他扳手加力;
(3)工装3加力需要手拧,加力臂过小,拧紧费力,另外动车组雨刮臂比普通汽车雨刮臂要大,尺寸也不适应;
(4)工装1、工装2和工装3中间加力杆端部均为尖头或者圆头,加力接触面积小,容易在受力面上滑动不稳。
因鉴于此,特提出此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使用,制造成本低的应用于动车雨刮臂拆卸的雨刮臂拆卸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雨刮臂拆卸工装,包括加力手柄、上支撑板、丝杆、支撑柱、压头和下托板;
所述上支撑板中部构造有一螺纹孔,所述丝杆贯穿该螺纹孔并与支撑板螺纹连接,加力手柄连设于丝杆上部,压头固定于丝杆下端。
使用者通过旋转加力手柄的方式旋转丝杆并带动压头沿丝杆轴线运动。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压头采用圆柱体,其上部中心构造有一盲孔,所述盲孔内壁构造有与丝杆螺纹配合的内螺纹。压头采用该种方式与丝杆稳定连接,同时便于拆卸,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不同规格的压头。
而圆柱体的压头则保证了对于雨刮臂安装柱顶面的充分接触,以稳定的施加压力。
作为一种具体的可行的方案,所述上支撑板选择8mm厚的钢板,且螺纹孔为M8螺纹孔,对应的丝杆为M8螺纹丝杆,压头盲孔内的内螺纹也为M8螺纹扣。
下托板与上支撑板平行设置,并通过一对支撑柱固定连接;下托板在丝杆轴线对应位置构造有一用于嵌卡雨刮臂安装柱的开口。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支撑柱为内六角螺栓,且所述内六角螺栓与下托板螺纹连接,与上支撑板间隙配合。通过该方式可以采用先将下托板安装到位,再通过支撑柱将上支撑板及安装于上支撑板上的其它安装到位。
作为一种具体的可行的方案,所述下托板采用4mm厚的钢板加工制成,支撑柱的安装孔开设于下托板的两端,为M10螺纹通孔,对应的,支撑柱选择标准的M10X60的内六角螺栓,而上支撑板对应的支撑柱安装位置则构造有φ10.5通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雨刮臂拆卸工装,具有以下优点:
成本低廉、压头加力平稳、旋紧过程省力,拆卸过程施力平稳,不易损坏雨刮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工装1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工装2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铁纵横(北京)轨道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41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隔震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钻井工程用钻取式捞砂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