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3301.4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3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胡斌;赵鑫;党梦婷;程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刘振祥 |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南三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电晕 协同 催化剂 处理 vocs 装置 | ||
一种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脉冲电晕盒的前端左侧开设有与催化箱相适配方形开口;脉冲电晕盒由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的三个单体金属盒纵向叠置组成;单体金属盒于方形开口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口A,并于内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布线板一、布线板二、接地电极板一和接地电极板二;布线板一和二上均安装有偶数个铜电极;催化箱设置在方形开口内,并与脉冲电晕盒相贴合地设置;催化箱后侧面设置有开口B,开口B由竖向设置的折流板隔板A封闭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至少一个折流板隔板B;折流板隔板A和折流板隔板B均遍布其表面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该装置处理效果好、能耗低,且能有效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生成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VOCs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己成为大气中继粉尘、SO2、NOX之后又一主要污染物。传统治理技术中多采用燃烧法、吸附法和冷凝法等,燃烧法易对环境产生污染,吸附法处理效果不理想,且效率低下,冷凝法能耗较大,为克服上述技术中的不足,专业人员研发出了低温等离子体法。低温等离子体在净化处理低浓度大风量的废气时气展现出了高效、快捷和低能耗等优势,但是,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降解VOCs时会生成许多副产物,包括气态的中间有机物(如O3和等NOX)及固态气溶胶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该装置处理效果好、能耗低,且能有效减少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生成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脉冲电晕协同催化剂处理VOCs装置,包括一个催化箱和脉冲电晕盒;
所述脉冲电晕盒的前端左侧开设有与催化箱相适配方形开口;脉冲电晕盒由形状和结构均相同的三个单体金属盒纵向叠置组成;所述单体金属盒于方形开口的前侧面设置有开口A,并于内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布线板一、布线板二、接地电极板一和接地电极板二;所述布线板一的左右两侧面均安装有偶数个铜电极,布线板一由绝缘材料制成,位于方形开口的中部,且前后方向地延伸,其后端与单体金属盒的后端板固定连接,其前端延伸到靠近方形开口的位置;所述接地电极板二位于方形开口的右端,其前端与单体金属盒中部的侧端板的后端连接,其后端向单体金属盒的后端板方向延伸,且与单体金属盒的后端板之间留有过气通道;所述布线板二由绝缘材料制成,贴合地安装在单体金属盒的右端板的内侧,布线板二的内侧面安装有偶数个铜电极,接地铜电极板一贴合地安装在单体金属盒的左端板的内侧;单体金属盒的后端于布线板一的左侧设置有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气口B和气口A,其前端于接地电极板二右侧设置有分别位于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的气口C和气口D;三个单体金属盒纵向叠置后,下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A作为脉冲电晕盒的总进气口,下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B和气口D均通过封堵板封闭,中部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D与下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C连通,中部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C和气口A均通过封堵板封闭,上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A与中部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B连通,上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C作为脉冲电晕盒的总出气口,上侧单体金属盒上的气口B和气口D均通过封堵板封闭;接地电极板一和接地电极板二均通过单体金属盒接地;铜电极通过设置在单体金属盒上的电线通过口与外部高压窄脉冲电源连接;
所述催化箱设置在方形开口内,并与脉冲电晕盒相贴合地设置;所述催化箱后侧面设置有开口B,开口B由竖向设置的折流板隔板A封闭形成容纳腔,容纳腔内部安装有竖向设置的至少一个前后方向延伸的折流板隔板B,折流板隔板B将容纳腔分隔为多个腔体空间;折流板隔板A和折流板隔板B均遍布其表面地设置有若干个通孔。
进一步,为了能方便组装和拆卸运输,所述催化箱的右侧面贴合地安装有磁吸背板,并通过磁吸背板与脉冲电晕盒吸合地固定连接;上侧的单体金属盒与中部的单体金属盒之间、中部的单体金属盒和下侧的单体金属盒之间均通过片状磁铁吸合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33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