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3129.2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0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方俊;张艮;吴周超;何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38 | 分类号: | B65D65/38;B65D65/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表面 保护 可回收 pet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涉及化工薄膜领域,包括密封边、导水槽、荧光板、上层膜、下层膜、密封卡槽、橡胶柱、橡胶球和密封卡条,通过在上层膜的底侧设置有橡胶球,下层膜顶侧第一半圆橡胶体与第二半圆橡胶体并列设置,在受到外部敲击碰撞时,橡胶球对两侧第一半圆橡胶体与第二半圆橡胶体产生挤压力,在收缩弹簧的配合作用下,能够缓冲对产品的冲击力,在导水槽的内部设置有荧光板,较为醒目,能够对人们有提醒作用,起到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上层膜由硬化涂层、静电涂层、绝热层、保护层和可降解PET基层组成,使得薄膜有防静电能力和绝热能力,提高防损能力,能够回收降解,节能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薄膜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
背景技术
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现有的PET薄膜只为单层的透明装薄膜,在覆盖在产品上,不仅不易发现,而且没有抗敲击能力,容易导致产品直接受到冲击和碰撞,不能达到对产品的保护作用,而且现有的PET薄膜物理性能较差,易产生静电,不能回收降解,材料不环保,对环境造成破坏针对以上缺点,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解决了现有 PET膜对产品保护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表面保护的可回收PET膜,包括密封边、导水槽、荧光板、上层膜、下层膜、密封卡槽、橡胶柱、橡胶球、密封卡条、铝条、第一半圆橡胶体、收缩弹簧和第二半圆橡胶体,所述上层膜与下层膜上下对应设置,所述上层膜的底侧面成矩阵列竖直固定有橡胶柱,所述橡胶柱的底端粘黏有橡胶球,所述下层膜的顶侧面上在橡胶柱的配合下成矩阵列设置有第一半圆橡胶体和第二半圆橡胶体,所述第一半圆橡胶体的半切面与第二半圆橡胶体的半切面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半圆橡胶体的半切面与第二半圆橡胶体的半切面之间设置有三组收缩弹簧,所述上层膜的顶侧面沿纵深方向开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的底侧槽壁上铺设有荧光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膜与下层膜的边侧均开设有密封卡槽,所述密封边的一侧对应上层膜与下层膜的位置安装有密封卡条,所述密封边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四根所述铝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卡条与密封卡槽为配合结构,所述上层膜的内部与下层膜的内部沿纵深方向开设有多条所述密封卡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橡胶球的圆周面分别与底侧两边的第一半圆橡胶体的顶侧面和第二半圆橡胶体的底侧圆周面相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层膜包括硬化涂层、静电涂层、绝热层、保护层和可降解PET基层,所述可降解PET基层的顶侧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的顶侧设置有绝热层,所述静电涂层设置在绝热层的顶侧,所述硬化涂层涂抹在静电涂层的顶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上层膜的底侧设置有橡胶球,下层膜顶侧第一半圆橡胶体与第二半圆橡胶体并列设置,在受到外部敲击碰撞时,橡胶球对两侧第一半圆橡胶体与第二半圆橡胶体产生挤压力,在收缩弹簧的配合作用下,能够缓冲对产品的冲击力,在上层膜的顶侧开设有导水槽,能够有导水能力,避免水渍积留,在导水槽的内部设置有荧光板,较为醒目,能够对人们有提醒作用,起到对产品的保护作用,上层膜由硬化涂层、静电涂层、绝热层、保护层和可降解PET基层组成,使得薄膜有防静电能力和绝热能力,提高防损能力,能够回收降解,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31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腔灌洗液回收装置
- 下一篇:手动润滑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