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391.5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9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诚;汪洋;孙伟;张艮;刘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6 | 分类号: | B32B27/36;B32B27/06;B32B33/00;B32B3/08;B21F11/00;B26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伸 强度 pet 薄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涉及PET薄膜领域,包括PET薄膜本体、铝线和裁剪结构,所述PET薄膜本体的两侧边设置热熔边,所述热熔边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铝线,通过在PET基材的上下两侧依次设置有镜面层、绝热层、静电涂层、保护膜、抗压层和硬化涂层,使得PET薄膜本体有绝热、抗压能力,同时通过设置镜面层,能够向外反射光线,便于观察使用,避免造成损坏,在PET薄膜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热熔边,在热熔边的内部设置有铝线,在使用时,不会导致在PET薄膜本体铺设和使用时导致撕裂,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PET薄膜本体的状态完整,在裁剪时,在剪切后,通过设置裁剪结构,能够实现PET薄膜本体的剪裁,保证PET薄膜本体的完整,不易撕裂变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ET薄膜领域,具体为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
背景技术
PET薄膜是一种性能比较全面的包装薄膜;其透明性好,有光泽;具有良好的气密性和保香性;防潮性中等,在低温下透湿率下降;PET 薄膜的机械性能优良,其强韧性是所有热塑性塑料中最好的,抗张强度和抗冲击强度比一般薄膜高得多;且挺力好,尺寸稳定,适于印刷、纸袋等二次加工;PET薄膜还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寒性和良好的耐化学药品性和耐油性;
现有的PET薄膜在为透明色,在使用时,容易产生视觉差,不易操作,而且现有的PET薄膜物理性能差,没有绝热和抗压能力,在使用时,PET薄膜在使用时容易撕裂,导致PET薄膜变形,影响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解决了现有PET薄膜物理性能不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包括PET薄膜本体、热熔边、铝线和裁剪结构,所述PET薄膜本体的两侧边设置热熔边,所述热熔边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铝线,所述热熔边的内部每隔1.0m设置有裁剪结构;
所述PET薄膜本体包括PET基材、镜面层、绝热层、静电涂层、保护膜、抗压层和硬化涂层,所述PET基材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镜面层,所述绝热层设置在镜面层的表侧,所述静电涂层设置在绝热层的顶侧,所述保护膜覆盖在静电涂层的顶侧,所述抗压层设置在保护膜的表侧,所述硬化涂层涂抹在抗压层的顶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裁剪结构包括按压块、挤压弹簧、插杆、定位块、延伸杆、定位球和插槽,所述热熔边的边侧开设有切槽,所述切槽的槽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杆的一端配合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所述挤压弹簧设置在插槽的槽壁与插杆的一端端面之间,所述按压块固定在插杆的另一端端部,所述热熔边的顶侧与按压块的顶侧均设置有定位块,两所述定位块的内部设置有球槽,所述球槽的内部设置有定位球,两所述定位球之间焊接固定有延伸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镜面层为倾斜45°的波浪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PET基材的上下两侧对称由内向外设置有镜面层、绝热层、静电涂层、保护膜、抗压层和硬化涂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铝线设置在切槽与按压块之间,所述按压块的内侧设置有切割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PET基材的上下两侧依次设置有镜面层、绝热层、静电涂层、保护膜、抗压层和硬化涂层,静电涂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聚噻吩类抗静电剂,提高本产品的抗静电能力,镜面层为一种带有荧光粉的涂层,绝热层为一层陶瓷绝热涂层,硬化涂层为一种带有固化剂的高强度树脂,抗压层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透明纤维网,使得PET薄膜本体有绝热、抗压能力,同时通过设置镜面层,能够向外反射光线,便于观察使用,避免造成损坏,在PET薄膜本体的两侧设置有热熔边,在热熔边的内部设置有铝线,在使用时,不会导致在PET薄膜本体铺设和使用时导致撕裂,能够保证操作过程中, PET薄膜本体的状态完整,在裁剪时,在剪切后,通过设置裁剪结构,能够实现PET薄膜本体的剪裁,保证PET薄膜本体的完整,不易撕裂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3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管件喷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