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92113.X | 申请日: | 2020-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5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吕玉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F11/00;A61B1/227;A61B1/04;A61B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视化 外耳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涂药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延伸杆和手柄,延伸杆远离手柄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上设置有闪光灯和摄像头;所述旋转轴可270°以上自由转动;延伸杆上嵌套有可旋转的转筒,所述转筒远离手柄的一端上设置有倾斜的容药腔,容药腔远离延伸杆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头;所述手柄上设置有屏幕、电源按钮、旋转轴控制钮、摄像头控制钮、闪光灯控制钮、转筒控制钮、给药头控制钮;所述手柄内部设置有电源和控制芯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解决了传统外耳道盲目涂药的问题,实现精准化给药,避免病情复发,同时操作方便,患者舒适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
背景技术
外耳道是自耳甲腔深处的外耳门向内侧延伸到鼓膜的弯曲管道,可把耳郭收集的声波传导至鼓膜,方向是先向内前上,转向内后上,再转向内前下;在成人长约2.5~3.5cm。因鼓膜位置倾斜,故外耳道的前下壁(3.1cm)较后上壁(2.5cm)为长。外耳道的外侧1/3以外耳道软骨为基础,为软骨性外耳道,内侧2/3以骨为基础,为骨性外耳道。两者交界处较狭窄;狭窄处距外耳门约2cm,外耳道最狭窄处称为峡,有阻止异物进入外耳道侵害鼓膜的作用。外耳道软骨和耳郭软骨相连续,临床上检查鼓膜时,将耳郭向上后提起,可使外耳道变直,便于观察。
外耳道相关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配合外用药物涂抹,常规方法是医生用棉签蘸取药物进行涂抹,由于外耳道结构复杂,在看不到内部情况时容易造成涂抹不均,导致诸如霉菌性外耳道炎等病症反复发生。
中国专利CN107981973A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耳窍给药器及其打印方法,通过3D打印制造符合每个患者的给药器壳体,能够避免患者佩戴时掉落或长期佩戴后胀痛不适感,达到持续治疗的目的。但是目前3D打印技术的成本过高,普通患者无法承受相关医疗费用,而且也没有解决可视化给药的问题。
中国专利CN208942803U公开了一种外耳道精准涂药按摩器,该按摩器的直径可与耳内窥镜一起进入外耳道,避免医务人员盲视操作。该技术方案实质上是将给药装置与耳内窥镜联用,但两种器械同时进入狭窄的外耳道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外耳道给药舒适安全、可视化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医生可通过摄像头直接观察外耳道内的状况,避免涂药不匀导致的病情反复。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外耳道涂药装置,包括一体成型的延伸杆1和手柄2,所述延伸杆1远离手柄2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5,旋转轴5上设置有闪光灯3和摄像头4;所述旋转轴5可270°以上自由转动;
所述延伸杆1上嵌套有可旋转的转筒8,所述转筒8远离手柄2的一端上设置有倾斜的容药腔7,容药腔7远离延伸杆1的一端连接有给药头6;
所述手柄2上设置有屏幕9、电源按钮10、旋转轴控制钮11、摄像头控制钮12、闪光灯控制钮13、转筒控制钮14、给药头控制钮15;
所述手柄2内部设置有电源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电源、屏幕9、电源按钮10、旋转轴控制钮11、摄像头控制钮12、闪光灯控制钮13、转筒控制钮14、给药头控制钮15、转筒8、给药头6、旋转轴5、闪光灯3和摄像头4电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将摄像头拍摄的图像现实在屏幕9上;电源按钮10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电源开闭;旋转轴控制钮11通过控制芯片控制旋转轴5转动;摄像头控制钮12控制芯片控制摄像头4的开闭;闪光灯控制钮13通过控制芯片控制闪光灯3开闭;转筒控制钮14通过控制芯片控制转筒8转动;给药头控制钮15通过控制芯片控制给药头6。
优选的,所述旋转轴5为球形或椭球形。
优选的,所述摄像头带有拍照功能。
优选的,所述容药腔7与给药头6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未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1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料成品外观检验门箱
- 下一篇:一种拉伸强度高的PET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