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防脱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2072.4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46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卢明鑫;卢明伟;卢志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管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19/065 | 分类号: | F16L19/065;F16L19/075;F16K27/04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宽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9 | 代理人: | 廖秀玲 |
| 地址: | 3623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接头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具有防脱功能的一种阀门防脱接头,包括阀门本体、管道、密封圈,所述阀门本体上开设有供管道穿入的通道,所述管道一端穿设于所述阀门本体内,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管道上,所述阀门本体位于所述管道插入的通道内开设有供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可卡合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管道上还套设有将密封圈密闭在密封槽内的防脱套,所述防脱套与所述阀门本体通过卡合装置连接,所述防脱套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密封圈张紧在密封槽内的张紧圈,所述张紧圈套设于所述管道上,所述防脱套开设有供所述张紧圈卡入的张紧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阀门防脱接头。
背景技术
阀门在管道中的连接中越来越广泛,在整个管道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阀门与管道连接,都是通过阀门与管道连接,然后在其连接处加入密封圈。虽然其能够满足管道连接要求,但是在长期使用中,插入的连接管容易松动,导致密封圈脱离,进而使其连接处密封性不好而产生介质泄漏等问题,使得管道的维修费用增加,且不利于管道的铺设。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好、具有防脱功能的一种阀门防脱接头。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解决方案为:一种阀门防脱接头,包括阀门本体、管道、密封圈,所述阀门本体上开设有供管道穿入的通道,所述管道一端穿设于所述阀门本体内,所述密封圈套设于所述管道上,所述阀门本体位于所述管道插入的通道内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可卡合于所述密封槽内,所述管道上还套设有将密封圈密闭在密封槽内的防脱套,所述防脱套与所述阀门本体通过卡合装置连接,所述防脱套与所述密封圈之间还设有用于将密封圈张紧在密封槽内的张紧圈,所述张紧圈套设于所述管道上,所述防脱套开设有供所述张紧圈卡入的张紧槽。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门本体位于所述密封槽开设有直径从右到左逐渐减小的第一斜面,所述密封圈开设有直径从右到左逐渐减小的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可与所述第二斜面相抵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防脱套位于所述张紧槽内开设有直径从右到左逐渐增大的第三斜面,所述张紧圈开设有直径从右到左逐渐增大的第四斜面,所述第三斜面与第四斜面相抵制。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张紧圈开设有若干可使张紧圈扩张的缺口。
防脱套8]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张紧圈的直径大于所述密封圈直径。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张紧圈与所述管道接触面开设有可将管道抱紧的防脱纹。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卡合装置为所述防脱套套设于所述通道外壁,所述防脱套与所述通道的外壁螺纹连接。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阀门本体位于所述通道内固定设有限制管道插入的限位台。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安装于拆卸及其方便,连接时候,将防脱套、张紧圈、密封圈依次套入管道上,然后将管道插入阀门本体的通道内,然后将防脱套与阀门本体的通道的外壁螺纹连接。
2、防脱套越拧越紧的时候,就会挤压张紧圈,张紧圈就会挤压密封圈,将密封圈挤压进入密封槽内实现密封。其中阀门本体内的密封槽的第一斜面与密封圈的第二斜面互相抵制,使其能够更加卡入密封槽内进行密封。同样张紧圈的第四斜面与防脱套的张紧槽内的第三斜面相抵制,使张紧圈能够更加的张紧,进而使张紧圈能够更加的将密封圈张紧进入密封槽内,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防止介质泄漏。不仅密封效果好,防脱效果也好。
3、张紧缺口能够使张紧圈在套入管道的时候,拉伸变形,使工作人员更方便的将其套入管道,提高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管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南管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2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锐器盒
- 下一篇:一种高通量防交叉污染型固相萃取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