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干燥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1743.5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75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奚小波;张瑞宏;金亦富;张剑峰;张翼夫;单翔;张琦;张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S20/40 | 分类号: | F24S20/40;F24S40/40;F24S50/00;F24S80/00;F26B9/06;F26B21/00;F26B3/28;F26B25/00;F26B25/02;A23N12/08;A23N12/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赵荔 |
| 地址: | 22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照 角度 可调 太阳能 干燥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烘干技术领域内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干燥设备,包括太阳能烘干箱体,太阳能烘干箱体的顶部为由至少一个玻璃板组成的受光面,太阳能烘干箱体的前侧连接有可转动的遮光板,太阳能烘干箱体的前侧排布有若干铰链,铰链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在太阳能烘干箱体外侧,铰链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在遮光板下部的外侧,遮光板可将太阳能烘干箱体朝南的一侧覆盖住,太阳能烘干箱体上连接有可升降的防雨件,防雨件可将受光面覆盖住,在左右方向上,太阳能烘干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排风扇;本实用新型保温性能好,可调节光照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对当前世界而言, 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解决能源质量低劣、化石能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降低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现有的食品烘干技术中,经常使用电加热烘烤,电加热消耗的电量比较大,当电量供应不足时,无法正常进行烘烤,工作不可靠,不节能;也有利用太阳能对食品进行干燥的设备,该设备包括太阳能烘干箱体,太阳能烘干箱体的顶部为由至少一个玻璃板组成的受光面一,为了加大光照的受光面,太阳能烘干箱体朝南的一侧为由至少一个玻璃板组成的受光面二,当没有太阳时,无法将受光面一和受光面二挡住,太阳能烘干箱体的保温性能不好,也无法根据干燥情况调节受光面二的光照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干燥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性能不好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保温性能好,可调节光照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照角度可调的太阳能干燥设备,包括太阳能烘干箱体,所述太阳能烘干箱体的顶部为由至少一个玻璃板组成的受光面,所述太阳能烘干箱体的前侧连接有可转动的遮光板,太阳能烘干箱体的前侧排布有若干铰链,所述铰链的固定部固定连接在太阳能烘干箱体外侧,铰链的转动部固定连接在遮光板下部的外侧,遮光板可将太阳能烘干箱体朝南的一侧覆盖住,所述太阳能烘干箱体上连接有可升降的防雨件,所述防雨件可将受光面覆盖住,在左右方向上,太阳能烘干箱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至少一个排风扇。
本实用新型中,太阳能烘干箱体内安装湿度传感器;玻璃板优选为真空玻璃;有阳光时,防雨件在太阳能烘干箱体的后侧,使阳光从受光面射进太阳能烘干箱体内,对太阳能烘干箱体的空气进行加热,热气对待干燥的食品进行脱水干燥;根据食品的干燥情况调节遮光板的角度,遮光板调节至需要的角度时,遮光板不动作;没有太阳时,防雨件提升上去,防雨件将受光面完全覆盖住,同时将遮光板合上,使遮光板贴合在太阳能烘干箱体前侧,提高太阳能烘干箱体的保温性能,同时防止下雨时,雨水渗进太阳能烘干箱体内;本实用新型提高太阳能烘干箱体的保温性能,光照入射角度可调;可应用于食用菌、胡萝卜、葡萄等食品脱水干燥的工作中。
为了进一步实现遮光板的开合,所述遮光板朝前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所述遮光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传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在左右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连接在支撑座一和支撑座二上,太阳能烘干箱体朝南一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有铰接耳一和铰接耳二,铰接耳一上铰接有传动齿条一,铰接耳二上铰接有传动齿条二,转动轴伸出支撑座一外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接座一,转动轴伸出支撑座二外的一端连接有可转动的连接座二,所述连接座一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一,所述连接座二上可转动地连接有滚轮二,连接座一位置处对应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一,连接座二位置处对应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传动齿轮二,所述传动齿轮一和滚轮一之间具有空间一,传动齿轮二和滚轮二之间具有空间二,所述传动齿条一向前伸出且伸进空间一内,传动齿条一朝后的一侧与传动齿轮一啮合,传动齿条一朝前的一侧抵触在滚轮一的外侧,传动齿条二向前伸出且伸进空间二内,传动齿条二朝后的一侧与传动齿轮二啮合,传动齿条二朝前的一侧抵触在滚轮二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174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