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91102.X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5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 发明(设计)人: | 房兢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茂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G06F1/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沈红星 |
| 地址: | 201804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存储 服务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机体和辅助机构,安装的散热盒可以帮助服务器进行散热,冷却管具有降温冷却的作用,使服务器内部温度快速降低,安装的铜片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安装的硅胶片可以起到较好的导热作用,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散热效果,透气孔安装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可以对外部杂尘进行双重过滤,安装的海绵块不仅可以起到过滤的作用,还可以提高内部的透气性,使过滤后的杂尘通过导管排到集杂盒进行清理,提高了服务器的防尘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存储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
背景技术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比普通计算机运行更快、负载更高、价格更贵。服务器在网络中为其它客户机(如PC机、智能手机、ATM等终端甚至是火车系统等大型设备)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服务器具有高速的CPU运算能力、长时间的可靠运行、强大的I/O外部数据吞吐能力以及更好的扩展性。根据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一般来说服务器都具备承担响应服务请求、承担服务、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作为电子设备,其内部的结构十分的复杂,但与普通的计算机内部结构相差不大,如:cpu、硬盘、内存,系统、系统总线等。
现如今市面上大多数的大数据存储服务器具有散热性、防尘效果较差和服务器寿命较低的问题。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为提高服务器的散热性,防尘效果和服务器的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提高了服务器的散热性,防尘效果和服务器的使用寿命,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包括机体和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安装在机体的一侧,所述机体包括机壳、边框、把手、磁盒、封边条和凸块,机壳的前端两侧安装有边框,边框的表面安装有把手,机壳的前端与边框的两侧内端安装有磁盒,磁盒的表面安装有封边条,封边条的表面安装有凸块;
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侧板、散热盒、透气孔和集杂盒,侧板安装在机体的两侧,侧板的表面安装有散热盒,散热盒的一侧开设有透气孔,透气孔的下侧安装有集杂盒,集杂盒与侧板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盒包括散热孔、冷却管和散热腔,散热盒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散热盒的上端与内腔安装有冷却管,散热盒的内端开设有散热腔。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包括管体、进水口、出水口、固定螺栓和锁紧块,管体安装在散热盒的内腔上侧,进水口安装在散热盒的上侧与管体的一侧,散热盒的上侧与管体的另一侧安装有出水口,进水口的下侧安装有固定螺栓,散热盒的内腔上侧与固定螺栓的下侧安装有锁紧块。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腔包括铜片和硅胶片,铜片安装在散热盒的内腔与冷却管的下侧,散热腔的底端与铜片的下侧安装有硅胶片。
进一步地,所述透气孔包括第一滤网、海绵块、第二滤网、集尘仓和导管,第一滤网安装在气孔的内侧,第一滤网的内侧安装有海绵块,海绵块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滤网,第二滤网的内侧开设有集尘仓,集尘仓的底端安装有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包括隔板、过滤网和波浪层,隔板安装在第一滤网的外侧,隔板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隔板的表面安装有波浪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大数据存储服务器,安装的散热盒可以帮助服务器进行散热,冷却管具有降温冷却的作用,使服务器内部温度快速降低,安装的铜片可以加快散热的速度,安装的硅胶片可以起到较好的导热作用,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散热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茂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茂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911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保温式一体化液位检测仪表
- 下一篇:植入式非接天线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