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阀门控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9642.4 | 申请日: | 2020-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8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亿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31/02 | 分类号: | F16K31/02;F16K37/00;F16K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阀门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阀门控制器,包括阀体和用于控制阀体闭合/打开的控制装置,所述阀体用于管路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管路内的流量,且通过电性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多个处理器,电路板和固定外壳,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外壳内壁相互紧贴,所述固定外壳内部均匀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凹陷,所述固定外壳远离所述阀体一侧表面设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报警器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现有技术相比,该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稳定,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特别涉及一种阀门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方便控制管路内的液体/气体流量,在管路上经常会应用到阀门,为了方便控制,很多阀门通过阀门控制器控制其打开和闭合,被广发应用到电厂,煤矿等,目前的阀门由于应用环境不同,长时间应用时,由于设计不合理,经常出现阀门控制器内部温度过热,使得内部的电子零件结构不稳定,停止工作,甚至被烧毁,存在安全隐患,影响工作正常进行。
怎样提供一种阀门控制器,具有设计合理,安全可靠,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阀门控制器,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阀门控制器,包括阀体和用于控制阀体闭合/打开的控制装置,所述阀体用于管路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管路内的流量,且通过电性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多个处理器,电路板和固定外壳,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电路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外壳内壁相互紧贴,所述固定外壳内部均匀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凹陷,所述固定外壳远离所述阀体一侧表面设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报警器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与所述控制装置之间设有缓冲筒。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筒为两端相通,内部所述第一方向设有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筒沿所述第一方向表面为波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外壳远离所述阀体一侧表面设有将所述处理器处理后的数据以图形列表形式显示出来的显示屏。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外壳表面设有荧光层,所述荧光层与所述固定外壳通过双面胶贴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荧光层的外形为长方体结构,且四周倒角为圆弧倒角。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外壳表面设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与所述固定外壳相互紧贴,且两者通过粘结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阀门控制器由阀体和用于控制阀体闭合/打开的控制装置组成,所述阀体用于管路的开启与闭合来控制管路内的流量,且通过电性导线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且沿第一方向所述控制装置位于所述阀体的上部,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含多个处理器,电路板和固定外壳,所述处理器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由于所述电路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外壳内壁相互紧贴,使得电路板四周与所述固定外壳连接紧密,固定牢固,避免电路板因震动过大而出现晃动,进而电子零件从电路板上脱落,由于所述固定外壳内部均匀设有下凹部,所述下凹部向垂直所述第一方向凹陷,使得固定外壳内部空间增大,便于固定外壳内部气体热量的交换,进而可以降低固定外壳内部平均温度,有利于对电子零件的保护,同时为了方便操作,可以及时提醒造作人员,在所述固定外壳远离所述阀体一侧表面设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报警器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处理器连接。整个结构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亿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亿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9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