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屏用保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9545.5 | 申请日: | 2020-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成诚;汪洋;孙伟;张艮;刘影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44;C08L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屏用 保护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屏用保护膜,包括橡胶基底层、透明树脂层、防蓝光层、缓冲层、抗静电层和表膜层,所述橡胶基底层的顶部涂布有透明树脂层,透明树脂层的顶部涂布有防蓝光层,防蓝光层的顶部涂布有缓冲层,缓冲层的顶部涂布有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的顶部涂布有表膜层,所述防蓝光层包括第一粘贴层、介质层和第二粘贴层,第一粘贴层涂布在透明树脂层的顶部,第一粘贴层的顶部涂布有介质层,介质层的顶部涂布有第二粘贴层,第二粘贴层涂布在缓冲层的底部。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使用方便,不仅能保证触摸屏的安全使用,而且功能多样,提升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触控屏用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技的蓬勃发展,使得例如行动电话、相机、数码摄影机、笔记本电脑等的电子装置推陈出新,且为了便于大众携带使用,电子装置多以轻薄短小作为主要的要求,并在小型化体积下为改进实体按键所提供的有限操作,而改以触控屏幕作为该电子装置的输入界面。而为了避免该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表面受到刮伤或磨损,影响使用者在视觉上的观感,一般会在该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表面贴附保护膜。但是现有的触控屏用保护膜功能单一,对屏幕防护效果不佳。因此,设计一种触控屏用保护膜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触控屏用保护膜,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触控屏用保护膜功能单一,对屏幕防护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橡胶基底层、透明树脂层、防蓝光层、缓冲层、抗静电层和表膜层,所述橡胶基底层的顶部涂布有透明树脂层,透明树脂层的顶部涂布有防蓝光层,防蓝光层的顶部涂布有缓冲层,缓冲层的顶部涂布有抗静电层,抗静电层的顶部涂布有表膜层。
优选的,所述防蓝光层包括第一粘贴层、介质层和第二粘贴层,第一粘贴层涂布在透明树脂层的顶部,第一粘贴层的顶部涂布有介质层,介质层的顶部涂布有第二粘贴层,第二粘贴层涂布在缓冲层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表膜层包括成型层、微囊、抗菌剂、通管和缓释器,成型层涂布在抗静电层的顶部,成型层的内部分布有若干个微囊,微囊的顶部通过穿过成型层的通管与外界接触,通管的内部卡接固定有缓释器,微囊的内部填充有抗菌剂。
优选的,所述透明树脂层的顶部四周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卡接固定有透明加固片。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一种带有微泡的橡胶膜材料构件。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橡胶基底层,使其能与触控屏表面完美接触,可以有效的防止保护膜与触控屏表面之间产生气泡,从而有效的提升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防蓝光层,可以过滤100%的380纳米到410纳米的高能短波蓝光,60%的过滤420纳米到450纳米的蓝光,把蓝光里的高能短波蓝光全部过滤掉,避免有能量的蓝光穿透眼睛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从而保护眼睛,通过设置的缓冲层,使其与橡胶基底层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可以在掉落时减轻对触控屏的伤害,有效的提升触控屏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的抗静电层,使其具有良好的抗静电性能,防止静电干扰,在使用的过程中,缓释器将微囊内部的抗菌剂缓慢的释放出去,使其具有良好的抑菌功能,通过设置的透明加固片,可以有效的提升保护膜四个角的强度,防止保护膜的四角的使用的过程中翘边,有效的提升了保护膜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防蓝光层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表膜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明讯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9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料传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单向灌浆的钢管桩桩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