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隧道窑热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8331.6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顾晨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隆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7D2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清洁 功能 隧道窑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隧道窑热循环系统,其涉及隧道窑领域,旨在解决传统隧道窑热循环系统积累的灰尘无法得到清洁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主导热管内设置有轨道,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电机,电机连接有电刷,移动块内穿设有气管,气管连接有收纳盒,收纳盒连接有风机,同时启动风机和电机并推动移动块在主导热管内移动,本实用新型达到了清理主导热管内灰尘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循环系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隧道窑热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隧道窑热循环系统,是一种将窑洞内产生的多余热量,通过热导管传递到窑洞内缺少热量的位置,充分利用能量的循环系统。
参照图1,现有隧道窑热循环系统包括窑体1,所述窑体1上顶壁设置有主导热管2,所述主导热管2上设置有若干副导热管22,窑体1内靠近燃烧源的位置将产生的多余热量,通过主导热管2传递到远离热源的窑体1上方,主导热管2再通过副导热管22将热量传递到远离热源的窑体1内。
但是,窑体1靠近热源的位置将热量传入主导热管2的同时,也将灰尘带入主导热管2内,主导热管2内积累灰尘后,会影响主导热管2的导热效果,此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隧道窑热循环系统,其具有清洁热循环系统的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清洁功能的隧道窑热循环系统,包括窑体,所述窑体上表面设置有主导热管,所述主导热管的一端穿设有旋转盖;所述主导热管靠近窑体的内侧壁铺设有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接触轨道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配合轨道使用,所移动块上表面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套设有转板,所述转板上设置有钢刷,所述钢刷接触主导热管内侧壁;所述移动块内穿设有气管,所述气管沿轨道铺设方向贯穿移动块前后面,所述气管远离主导热管的一端连接有收纳盒,所述气管穿设在收纳盒一端的侧壁上,所述气管穿入收纳盒的一端连接有收纳袋,所述收纳盒远离气管的侧壁穿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远离收纳盒的一端连接有风机,所述收纳盒顶壁铰接在收纳盒外侧壁上,所收纳盒顶壁连接有球型的卡块,所述收纳盒外侧壁设置有卡环,所述卡块配合卡环使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导热管内铺设轨道,轨道上设置有移动块,移动块上设置有电机,电机上连接有钢刷,移动块内设置穿设有气管,所述气管连接收纳盒,所述收纳盒连接有风机;启动电机和风机,然后推动移动块,电机带动钢刷清理主导热管内表面,清理后的灰尘再由气管吸出主导热管。
进一步地,所述转板远离转杆的一面设置有防撞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板远离转杆的一面设置有防撞杆,移动块带动转杆移动时,防撞杆可以防止旋转中的转板直接接触主导热管的一端,从而起到保护设备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杆远离转板的一端套设有缓冲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撞杆远离转板的一端套设有缓冲垫,缓冲垫的硬度小于防撞杆的硬度,缓冲垫可以减少防撞杆对主导热管的损伤,从而起到保护主导热管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压在轨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内设置有滑轮,滑轮压在轨道上,滑轮将凹槽与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从而减少了凹槽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进而提高了移动块的移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收纳盒侧壁接触收纳盒顶壁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纳盒侧壁接触收纳盒顶壁的一端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可以提高收纳盒的密封性,从而提高风机的吸尘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隆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隆昌耐火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8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