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7743.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3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2 | 分类号: | F15B1/02;F15B11/08;F15B13/04;F15B2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陈雅洁 |
地址: | 300409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车 升降 装置 液压 控制系统 | ||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缸,每个液压缸设有液压控制管路,液压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第一控制组件包括板式节流截止阀、蓄能器,两者相配合稳定控制液压管路内的油的流量以及压力平衡;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叠加式液控单向阀,第三控制组件包括先导式顺序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与先导式顺序阀相配合,防止升降装置出现自动下溜现象。本发明创造所述的油箱与液压缸之间管路形成回路,回路中设置多个控制阀,使上料小车升降装置功能更优越,输出更稳定,进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热轧型钢的轧制过程中,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是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上料小车升降装置位于冷床区入口,控制型钢进入冷床区,其同步性及性能,不仅影响型钢的输送与冷却效果,还制约着轧制的成功率和效率,如果上料小车升降装置动作偏差,直接导致热的型钢出现弯曲现象,严重影响轧制任务,甚至直接出现报废产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液压控制系统,以解决热的型钢出现弯曲的现象,降低废钢事故的的频率,减少经济损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上料小车升降装置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液压缸,液压缸包括液压控制管路,液压控制管路包括第一控制组件、第二控制组件、第三控制组件;
所述第二控制组件包括电磁换向阀,所述电磁换向阀包括四个端口,端口P1通过管路连通主供油管路,主供油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油箱,端口T1 通过管路连通主回油管路,主回油管路的另一端连通油箱,端口B通过第一管路A连通液压缸的无杆腔,端口A通过第二管连通液压缸的有杆腔,所述电磁换向阀用于控制出油量与回油量的比例;
第一控制组件包括板式节流截止阀、蓄能器,所述板式节流截止阀与蓄能器相配合补充供油管路内的油量以及维持液压系统内的压力平衡性,所述第三控制组件包括先导式顺序阀,所述先导式顺序阀用于解决升降装置出现自动下溜的现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组件包括:第一高压球阀、第二高压球阀、第一测压接头、第二测压接头、单向阀,所述第二高压球阀、第一测压接头、端口B位于主回油管路上,所述第一高压球阀、第二测压接头、单向阀、电磁换向阀的端口A位于主供油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高压球阀的出口连接油箱T口,所述第二高压球阀的入口连接第二控制组件的电磁换向阀的端口T1,所述第一测压接头位于第二高压球阀与换向阀之间的管路上,所述第一高压球阀的出口连接单向阀的入口,所述单向阀的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端口P1。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组件还包括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叠加式液控单向阀,所述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包括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A腔、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B腔,所述叠加式液控单向阀包括叠加式液控单向阀A腔、叠加式液控单向阀B腔,所述电磁换向阀的端口B、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B腔、叠加式液控单向阀B腔位于第一管路上,所述电磁换向阀的端口A、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A腔、叠加式液控单向阀A腔位于第二管路上。
进一步的,所述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A腔的出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端口 A,所述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A腔的入口连接叠加式液控单向阀A腔的出口,所述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B腔的入口连接电磁换向阀的端口B,所述叠加式双单向节流阀B腔的出口连接叠加式液控单向阀B腔的入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测压接头、第四测压接头、第三高压球阀、第四高压球阀,所述先导式顺序阀、第三测压接头、第四高压球阀位于第一管路上,所述第四测压接头、第三高压球阀位于第二管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77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