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学显示模组的背板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7152.0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4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勇;吴运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H05F3/00;G09F9/3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学 显示 模组 背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学显示模组的背板,所述光学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以及背板,该背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反射涂层、基材和导电防氧化涂层,所述光反射涂层设置于基材的靠近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电防氧化涂层设置于基材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该背板集光反射功能、防静电功能、固定功能和防氧化功能为一体,可以满足较高的使用需求;背板的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学显示模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显示模组的背板。
背景技术
显示屏背光模组一般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反射片以及背板等部件。导光板将线光源转变为面光源,从而使导光板均匀发光。反射片设置于导光板和背板之间,其作用在于将导光板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以提高光的使用效率。背板一般为金属材料,起到固定和保护整个背光模组的功能。
此外,现有技术中,背板一般采用电镀或者喷涂的生产工艺,形成防氧化保护层,例如在金属片材的两面分别电镀锌,再喷涂油墨等保护层,以达到防止背板氧化的目的。但是,采用此工艺方式生产背板,对环境的污染大,生产效率低,而且,形成的背板功能性单一,不能满足更高的使用要求,功能一体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显示模组的背板;该背板集光反射功能、防静电功能、固定功能和防氧化功能为一体,可以满足较高的使用需求;背板的生产过程无环境污染,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一体化程度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光学显示模组的背板,所述光学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导光板以及背板,该背板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反射涂层、基材和导电防氧化涂层,所述光反射涂层设置于基材的靠近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导电防氧化涂层设置于基材的远离导光板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光反射涂层是以环氧树脂为基料,加入钛白粉及助剂形成的涂层;具体的,光反射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环氧树脂30-80份,水10-50份,分散剂1-10份,增稠剂1-10份,钛白粉10-50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防氧化涂层是以水性丙烯酸树脂为基料,加入炭黑、导电钛白粉及助剂形成的涂层;具体的,导电防氧化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水性丙烯酸树脂30-80份,分散剂1-10份,增稠剂1-10份,水10-50份,炭黑1-20份,导电钛白粉1-30份。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防氧化涂层的表面还设有散热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涂层为石墨烯散热涂层;具体的,该石墨烯散热涂层的制备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石墨烯粉体20-30份,功能填料5-15份,分散剂1-10份,溶剂35-45份。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为金属板。
进一步地,所述光反射涂层以及导电防氧化涂层均是经过浆料涂布、烘干和固化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背板的结构中,在基材的一侧设置光反射涂层,另一侧设置导电防氧化涂层;其中的光反射涂层具有较好的光反射功能,可以取代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反射片,在与导光板配合时,可以将导光板底面露出的光反射回导光板中,以提高光的使用率。相比于反射片的使用,该光反射涂层与基材复合为一体结构,不仅具有很好的光反射效果,而且,使得背板的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提高,实现功能一体化;其中的导电防氧化涂层与基材复合为一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导电功能和防氧化功能;导电功能方面,该导电防氧化涂层可以将背光模组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导出,以保护背光模组;防氧化功能方面,该导电防氧化涂层可以防止背光模组内部的金属基材被氧化,从而延长背板的使用寿命。该导电防氧化涂层与基材复合为一体结构,同时实现了导电和防氧化的功能,且该涂层的形成无需电镀工艺,生产过程简单高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环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7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