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6304.5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17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满益德;张杰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鹏 |
| 主分类号: | F16M11/22 | 分类号: | F16M11/22;F16M11/42;F16F15/067;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通讯 信号 接收 终端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移动座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包括移动底座和移动收纳箱,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减震柱,四根所述减震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移动底座顶部的中央沿垂直方向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设置有移动收纳箱;本实用新型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第四减震柱等结构,使该移动底座在移动时可以有效的降低震动力对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的损伤,解决了传统的移动座不具备减震和散热功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移动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
背景技术
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就是一种用于接收通讯信号的可移动终端,现有的一些体积较大的通讯信号接收终端一般都配设有一个移动座,以便于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的移动。
现有移动座一般只是通过在底部添加四个滚轮,利用滚轮使移动座方便移动,但移动座在移动时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震动,对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内部的电子零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且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在运转时会产生一定热量,现有的移动座不具备散热的功能,导致热量堆积在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内,可能会造成通讯信号接收终端过热,降低了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备减震和快速散热功能的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具备具备减震和快速散热功能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移动座不具备减震和散热功能的问题。
一种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包括移动底座和移动收纳箱,所述移动底座底部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第四减震柱,四根所述第四减震柱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滚轮,所述移动底座顶部的中央沿垂直方向开设有滑槽,该滑槽内设置有移动收纳箱,所述移动收纳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槽的底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根第三减震柱,所述移动底座左右两侧靠近底部的位置均开设有散热口,所述移动底座右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收纳箱左右两侧靠近顶部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风扇外壳。
本实用新型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其中两个风扇外壳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减震柱,所述滑块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减震柱,两个所述第一减震柱的底部均与移动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减震柱的顶部均与滑槽顶部的移动底座固定连接,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第四减震柱均包括有伸缩杆和弹簧,该弹簧套接在伸缩杆的外表面,通过设置的第一减震柱、第二减震柱、第三减震柱和第四减震柱等结构,有效的防止了震动力对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内部零件造成损伤。
本实用新型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其中两个散热口均与滑槽连通,两个所述散热口内腔的中央位置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散热风扇,两个所述风扇外壳的内腔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散热风扇,移动收纳箱内腔的左右两侧靠近风扇外壳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所述移动收纳箱内腔的底部也均匀开设有第二通风孔,所述滑块的顶部也均匀开设有第二通风孔,且与移动收纳箱底部的第二通风孔连通,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也均匀开设有第二通风孔,且贯穿固定板,通过设置的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二散热风扇以及第二通风孔,快速有效的将通讯信号接收终端两侧和底部的热量排出。
本实用新型智能通讯信号接收终端用移动座,其中移动收纳箱内腔的左右两侧沿纵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个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为一种铜制成,所述移动收纳箱的底部沿水平横向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多根支撑条,每根所述支撑条的顶部均开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的左右两侧均沿水平纵向开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通过设置的导热板使通讯信号接收终端两侧的热量更好的被导出,同时利用支撑条使通讯信号接收终端底部更好的保持空气流通状态,加强了散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鹏,未经张杰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63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