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6159.0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45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法;叶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五子登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B3/00 | 分类号: | B66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用屏体 分离 多媒体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主机,所述主机通过主控服务器控制,通过电信号传输到弱电机房,并通过TCP/IP网络信号传输到流媒体编码器上,和6口交换器上,并通过TCP/IP网络信号传输到电梯井道上的无线网桥发送器上,所述无线网桥发送器,通过电梯电缆轨道内设置的媒体机上的无线网桥接收器接收信号,所述媒体机固定安装在电梯轿厢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梯轿厢内壁上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上设置有与槽孔配合的边框,所述边框上安装有显示屏本体,本实用新型将流媒体直播系统植入原本的多媒体发布系统中,除了保证原有的功能外,还实现了电视直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显示屏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
背景技术
原有的多媒体信息发布系统不支持电视节目信号直播发布,但客户单位的性质决定了电视直播发布的必要性,现有电梯定制时是做的超薄厢体的高速电梯,厢体中没有任何可以附加一个电子屏的附件及空间,也无法连接网线,因为运行速度过快且楼层太高,网线线缆极其容易拉断,显示屏在电梯轿厢的内壁上凸出的太多,印象美观,以前公司需要进行品牌宣传和文化展示时,都需要经过很复杂的文件审批及发放,极其浪费人力物力,现在通过楼宇多媒体系统改造搭建了一个良好的融媒体平台,集多渠道多形态内容采集、内容采编调度、内容融合管理,内容传输分发、多终端应用于一体,具有完整的融合媒体流程化应用管理,且原本不具有电视直播的功能。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包括控制室,所述控制室内设置有主机,所述主机通过主控服务器控制,通过电信号传输到弱电机房,并通过TCP/IP网络信号传输到流媒体编码器上,和6口交换器上,并通过TCP/IP网络信号传输到电梯井道上的无线网桥发送器上,所述无线网桥发送器,通过电梯电缆轨道内设置的媒体机上的无线网桥接收器接收信号,所述媒体机固定安装在电梯轿厢内壁的顶部,所述电梯轿厢内壁上开设有槽孔,所述槽孔上设置有与槽孔配合的边框,所述边框上安装有显示屏本体。
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和显示屏通过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无线网桥发送器和无线网桥接收器的数量均为6个。
进一步的,所述边框和显示屏本体设置为超薄的和电梯轿厢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轿厢内壁上设置有眼孔,所述媒体机通过屏线连接在显示屏本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媒体机的外轮廓直径小于电梯电缆轨道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流媒体直播系统植入原本的多媒体发布系统中,除了保证原有的功能外,还实现了电视直播,使员工在上班时间也可以了解到外界的第一手资讯,通过设置无线网桥发送器和无线网桥接收器,通信上实现了无线稳定传输,并防止网线线缆在电梯运动时发生拉断,通过设置几乎和电梯轿厢内壁贴合的超薄的边框和显示屏,屏体分离式的安装方式,既满足了电梯内超薄超窄的视觉美观效果,还打破了超薄的电梯内壁对电子屏加装的限制,超薄超窄的边框,带来了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开阔了电梯内乘梯人员观看屏幕的视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梯用屏体分离式多媒体显示屏的无线网络构架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五子登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安徽五子登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61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支护装置
- 下一篇:火情探测与控制装置和火情探测与控制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