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6116.2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0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师同民;霍小泉;郭全柱;刘剑;张印勃;常忠甫;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6;E21D23/08;E21D20/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师玮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护装置,包括n个支护机构,n为≥1的整数,n个支护机构经销轴连接成一整体。每个支护机构包括1个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沿掘进工作面的深度方向设置。支撑结构包括2组液压支柱组件,支撑结构的顶部设有2个顶梁结构,每个顶梁结构的下方均设有拖梁结构,拖梁结构与顶梁结构相平行。支护机构还包括伸缩滑移组件,伸缩滑移组件的一端与支护机构的前一个顶梁结构连接,伸缩滑移组件的另一端与支护机构的后一个顶梁结构下方的拖梁结构连接,伸缩滑移组件用于使支撑结构的顶梁结构与拖梁结构相对滑动。支护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度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煤矿采掘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护装置,支护装置主要应用于综掘机在煤矿开采面及掘进面作业时的支护。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效率不断提高,以及煤矿现代化矿井的建设的发展;同时,随着综掘机械设备性能的不断完善提升,机械掘进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在煤矿掘进生产作业中40%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都是在工作面支护过程中发生的顶板类事故。在此基础上,国家提出了煤矿开采的各种规章制度,指明了国家煤炭安全规程要求,严禁空顶作业。
因此,在煤矿的开采工作面以及掘进工作面部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支护装置,从而提高作业效率及安全度。目前现有的支护装置支护实际时间长,效率低,严重影响综掘机的开机效率,且需要人工进行辅助支护,容易出现作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煤矿作业中因安全需要规定的严禁空顶作业要求,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度高的支护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支护装置利用液压支架原理,使支护装置沿着开采面及掘进面向前移动,并实现自动化快速支护,保证不空顶作业,减少了人工辅助作业,缩短了支护时间,提高了综掘机的开机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支护装置,包括n个支护机构,其中n为≥1的整数,n个支护机构经销轴连接成一整体。
每个支护机构包括1个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沿掘进工作面的深度方向设置。支撑结构包括2组液压支柱组件,每组液压支柱组件分别靠近煤矿煤墙墙壁且沿掘进工作面的深度方向设置。
支撑结构的顶部设有2个顶梁结构,每个顶梁结构的下方均设有拖梁结构,拖梁结构与顶梁结构相平行。
支护机构还包括伸缩滑移组件,伸缩滑移组件的一端与支护机构的前一个顶梁结构连接,伸缩滑移组件的另一端与支护机构的后一个顶梁结构下方的拖梁结构连接,伸缩滑移组件用于使支撑结构的顶梁结构与拖梁结构相对滑动。
通过支撑结构将顶梁结构顶起,实现对开采面及掘进面的顶壁进行支护,确保其下方的掘进作业及带式输送机输送作业的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性。同时在顶梁结构下方设置拖梁结构,并采用伸缩滑移组件将顶梁结构及拖梁结构连接起来,在掘进作业过程中通过伸缩滑移组件的伸长及收缩使得支护装置向前移动,避免空顶作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顶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降低顶梁结构的重量、提高其结构刚性,顶梁结构为箱型梁结构,且顶梁结构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顶梁结构包括上盖板、下盖板、位于上盖板及下盖板两端的端板,上盖板的长度小于下盖板的长度。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立板,且下盖板的下表面设有底板。
为了便于作业人员在支护装置下进行钻锚孔作业,在顶梁结构的中部设有多个通孔,通孔沿顶梁结构的长度方向设置,通孔用于钻锚孔作业。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拖梁结构的进一步改进,拖梁结构包括2个短梁、1个横梁,2个短梁与1个横梁连接形成“H”型结构。
为了支护装置的长度适用于不同水平深度的的煤矿,同时根据掘进工作的工作情况而增加支护装置的长度,拖梁结构还包括连接梁,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设有耳板,短梁的两端分别设有销孔,销轴穿过销孔及耳板将相邻支护机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煤铜川矿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61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