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5725.6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496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红;王覃;郭利宏;王威;宋娜;高峰;徐国政;王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 地址: | 03002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管桩抗拔 试验装置 | ||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属于工程基桩检测领域,它包括主梁、钢筋笼、锚盘、千斤顶,其特征是钢筋笼底部焊接一块圆钢板,钢筋笼焊接预应力钢丝绳一端,钢筋笼及圆钢板置于管桩的桩腔内,管桩顶部设置圆环,圆环焊接两块竖向弧形板,每块竖向弧形板焊接4根钢筋;主梁设置在支墩上面,主梁上面设置千斤顶,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与锚盘之间,预应力钢丝绳另一端穿过主梁、锚盘并通过锥形锚具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周转使用效率高、施工投入低、受力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基桩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预制管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抗拔桩广泛应用于地下室抗浮、高耸建筑物抗拔、大型桥梁的锚桩基础和静荷载试桩中的锚桩基础等。单桩承载力的准确测试对于各类建筑物基础设计乃至上部结构的设计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单桩竖向抗拔桩静载荷试验是检测单桩竖向抗拔桩承载力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由于预制管桩自身没有外露钢筋,无法与静载荷试验的主梁之间连接,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是:在管桩的管道孔中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插入若干根钢筋,用焊接方法将钢筋与钢拉杆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千斤顶顶压钢拉杆测试抗拔力 ,上述装置均存在着受力不均匀、焊接部分不牢靠及容易偏心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抗拔力的准确测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本装置适用于试桩数量较多的抗拔试验情况,能够有效地提高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周转使用效率高、施工投入低、受力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拔试验装置,包括主梁、钢筋笼、锚盘、千斤顶、位移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其特征是钢筋笼底部焊接一块圆钢板,钢筋笼焊接预应力钢丝绳一端,钢筋笼及圆钢板置于管桩的桩腔内,管桩顶部设置圆环,圆环焊接两块竖向弧形板,每块竖向弧形板焊接4根钢筋;主梁设置在支墩上面,主梁上面设置千斤顶,千斤顶支撑在主梁与锚盘之间,预应力钢丝绳另一端穿过主梁、锚盘并通过锥形锚具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在试验桩两侧对称开挖两处1.5×6×0.3m的试验基槽;在槽内回填4:6厚级配砂石300mm,在距离管桩4倍桩径的两侧布置支墩,支墩上部放置网格型主梁,在主梁中心放置千斤顶。
(2)将8根直径是28mm的预应力钢丝绳1与直径是6mm、间距是200mm的螺旋箍的钢筋笼2和4-5mm厚圆钢板3焊接,插入管桩4内,采用C30细石混凝土填芯5,混凝土应浇灌饱满,填芯混凝土的深度为 4倍的管桩直径。
(3)在浇灌桩顶填芯混凝土前,应清除桩顶内壁浮浆。采用内壁涂刷水泥净浆或采用水泥用量9%的UEA型微膨胀混凝土等措施,以提高填芯混凝土与桩身混凝土的整体性。
(4)由于某些抗拔桩设计要求的抗拔承载力特征值较大,为满足桩与实验梁连接强度,再在桩顶两侧增加8根直径28mm (二级钢)预应力钢丝绳,具体做法为:在预应力管桩桩顶钢端板6上焊接两块20mm厚200mm高钢板7,然后将8根直径28(二级钢)的预应力钢丝绳采用双面焊焊接在钢板7上(图2)。
(5)预应力管桩引出的16根预应力钢丝绳1穿过网格型主梁8(图3)与圆形锚盘9(图4)锁定。
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提高抗拔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具有承载能力高、稳定性好、周转使用效率高、施工投入低、受力均匀、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安装结构图。
图2为预应力钢筋与钢板焊接示意图。
图3为网格型钢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5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拉罐
- 下一篇:一种建筑垃圾用的回收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