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5452.5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6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 发明(设计)人: | 何仲夏;陈国胜;梁稳;刘锦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纬伦(深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P3/123 | 分类号: | H01P3/12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波导 传输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该传输线采用在金属波导结合处的上下表面设置长方形的孔来实现超表面,从而将电磁波的泄露限制在脊波导的结构之内,包括设置在上表面的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设置在下表面的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所述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相互对称设置,开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或蘑菇型或耶路撒冷十字形或Z字型结构的任一种,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开孔超表面的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既可以解决特定频率下的小尺寸、低成本的要求,又可以抑制电磁波泄露,适宜在产业上大规模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超表面的脊波导传输线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频率为30GHz~110GHz的脊波导传输线结构。
背景技术
在微波系统应用中,实心矩形波导和同轴传输线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导波与传输线系统,这两种传输方式的阐述效果比较好。但是,当遇到电磁波频率上升,同时要求微波传输器件的物理特征尺寸上按比例缩小时,该类传输方式在高频系统中时就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实心矩形波导需要良好的导电侧壁和对准才能保证电磁波传输性能良好,即使在某些传输结构中不需要坚固的壁,仍然需要在单独制造的零件之间进行良好的电接触。
另一方面,微带线和共面波导线是最具代表性的平面传输线,它们是坚固,低成本的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在电路板上集成有源微波组件。但是由于存在有损耗的介质材料,这两种平面传输线在毫米波频谱中均会遭受较高的介质损耗,从而引起电磁波的传输损耗。
有鉴于此,有必要开发新的传输线结构,既可以解决特定频率下的小尺寸、低成本的要求,又可以抑制电磁波泄露,适宜在产业上大规模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泄露波,具备低损耗和低成本的开孔超表面的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包括脊型波导,还包括设置在上表面的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设置在下表面的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所述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相互对称设置,所述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相互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表面的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的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表面的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的形状为长方形。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表面的上层第一列开槽及上层第二列开槽的形状为蘑菇型或耶路撒冷十字形或Z字型结构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表面的下层第一列开槽和下层第二列开槽的形状为蘑菇型或耶路撒冷十字形或Z字型结构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层第一列开槽相互之间呈一定夹角设置,夹角的角度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层第二列开槽相互之间呈一定夹角设置,夹角的角度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层第一列开槽相互之间呈一定夹角设置,夹角的角度为0°~90°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层第二列开槽相互之间呈一定夹角设置,夹角的角度为0°~90°。
采用本发明的开孔超表面的毫米波脊波导传输线,既可以解决特定频率下的小尺寸、低成本的要求,又可以抑制电磁波泄露,适宜在产业上大规模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波导传输线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波导传输线的上表面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波导传输线的下表面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波导传输线的剖切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纬伦(深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盛纬伦(深圳)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54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