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4448.7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5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扬煜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69 | 分类号: | G01R31/6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口 通电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包括接触舌片、上PIN针组件和下PIN针组件和机架,机架上连接有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下压接触机构和后插入机构,下压接触机构位于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的正上方,后插入机构位于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一侧;所述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包括几形板和定位浮板;所述几形板上设有导向柱和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浮板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柱上且弹簧位于定位浮板下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通过接触舌片自动后部插入和弹簧悬浮压紧接触,避免检测端出现接触不到而引起的误检情况,保证检测质量,避免合格品浪费,采用自动接触检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接口在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接口两端进行模拟使用情况下的接触导通检测,现有的检测方式均采用人工将连接通讯终端的接触舌片插入接口的一端接触槽内,将连接通讯终端的两个PIN针组件采用手工按压的方式分别接触在接口的另一端上下两侧的金手指上,观察外部通讯终端是否显示导通,从而判断其是否合格。
此种人工操作的方式,常会出现舌片插接不到位和上下两个PIN针组件接触不到位产生误检情况,且人力劳动强度大,检测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采用自动定位接触检测,避免接触不到位产生误检,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包括接触舌片、上PIN针组件和下PIN针组件和机架,机架上连接有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下压接触机构和后插入机构,下压接触机构位于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的正上方,后插入机构位于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一侧;所述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包括几形板和定位浮板;所述几形板上设有导向柱和放置孔,放置孔内放置有弹簧,所述定位浮板可上下滑动的连接在导向柱上且弹簧位于定位浮板下方;所述定位浮板上设有定位放置槽,定位放置槽一侧与定位浮板外侧连通,所述下PIN针组件固定在几形板上且顶端穿过定位浮板位于定位放置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下压接触机构包括龙门架,龙门架顶端连接有下压气缸,两个分别连接有滑轨;所述下压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下压板,下压板可滑动连接在滑轨上,上PIN针组件固定在下压板上且上PIN针组件与下PIN针组件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后插入机构包括气动模组,接触舌片连接在气动模组的移动台上且接触舌片朝向定位放置槽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架上位于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远离后插入机构一侧设有安全光栅。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浮板上位于定位放置槽两侧分别设有取放槽,两个所述取放槽分别与定位放置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采用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下压接触机构和后插入机构配合,通过接触舌片自动后部插入和弹簧悬浮压紧接触,避免检测端出现接触不到而引起的误检情况,保证检测质量,避免合格品浪费,采用自动接触检测,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接口通电检测装置的轴测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压接触机构的轴测图;
图3为图2的部分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插入机构的轴测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定位浮动接触机构的轴测图;
图6为图5的部分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扬煜精密组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扬煜精密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44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罐及撬装加油站
- 下一篇:一种石料厂破碎站石料输送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