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鞍管连接结构及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83509.8 | 申请日: | 2020-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63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德杰;吴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飞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1/08 | 分类号: | B62J1/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刘红春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结构 电动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鞍管连接结构及电动车,包括立管、变径内管、鞍管和管夹,变径内管套接于立管内部上端,鞍管下端插接于变径内管内,立管和变径内管上端分别沿纵向开有变径缺口,管夹包括固定环以及手柄,固定环套接于立管上端外侧,固定环与立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能够限制固定环在立管外转动,装配过程中,将管夹的固定环套接于立管外,由于固定环与立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在反复、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限制管夹的手柄位置发生移位,进而避免在扳动手柄时碰到电池外壁而无法完成锁紧操作,避免电池外壁受到损伤的同时,保证了鞍管的锁紧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鞍管连接结构及电动车。
背景技术
由于电动自行车具有骑行速度快、省时省力的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人们信赖的出行工具。电动自行车的驱动动力来源于蓄电池,其安装位置在电动车车架的立管与后车架之间,并紧靠立管。为了适应不同身高用户的使用,鞍管多能够相对于立管升降,并通过管夹保持在适当的高度固定,如今在反复、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管夹会相对立管外壁转动,进而使管夹的手柄位置发生移位,导致扳动手柄锁紧管夹时,手柄尾端与电池相碰而难以完成锁紧操作,造成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相应的局限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鞍管连接结构及电动车。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鞍管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管、变径内管、鞍管和管夹,所述变径内管套接于立管内部上端,所述鞍管下端插接于变径内管内,所述立管和变径内管上端分别沿纵向开有变径缺口,所述管夹包括固定环以及手柄,所述固定环套接于立管上端外侧,所述固定环与立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能够限制固定环在立管外转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槽以及与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立管外壁上端沿纵向开有限位槽,所述固定环内壁固接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限位槽底端沿水平方向开有与限位块滑动连接的卡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固定环内壁沿纵向开有限位槽,所述立管外壁上端固接有与限位槽滑动连接的限位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固定环上端沿周向向内一体成形有环状连接部,所述环状连接部与立管上端相贴合,所述立管上端向上固接有限位块,所述环状连接部表面相对限位块的位置开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插接于限位槽内。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手柄通过锁紧部锁紧固定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锁紧部包括连接块、锁紧螺杆、顶块和偏心凸轮,所述固定环侧壁沿纵向开有调节缺口,固定环侧壁位于调节缺口两侧相对固接有两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中部开有通孔,所述锁紧螺杆从两连接块的通孔位置贯穿,所述锁紧螺杆一端螺纹连接有顶块,锁紧螺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偏心凸轮,所述偏心凸轮与手柄相连。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车,包括所述一种鞍管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装配过程中,将管夹的固定环套接于立管外,由于固定环与立管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在反复、高频率使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限制管夹的手柄位置发生移位,进而避免在扳动手柄时碰到电池外壁而无法完成锁紧操作,避免电池外壁受到损伤的同时,保证了鞍管的锁紧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当限位块固接于固定环内壁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飞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飞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35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智能家居的自洁式控制开关
- 下一篇:一种市政工程用井盖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