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2634.7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49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钟子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瑞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65G13/02;B65G13/07 | 
| 代理公司: | 厦门一品恒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45 | 代理人: | 夏钰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自动化 生产线 传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包括框架和调向组件;所述调向组件设置在框架上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转向电机、转轴、基座和滚轮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所述转向电机和基座通过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座和转动连接在滚轮座上的滚轮;所述滚轮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滚轮的最高点和辊筒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该装置设置在产品的传输带前,通过调向组件的设置,能够将产品的姿态和位置进行重新调整,进而使得输送到传输带上的产品之间的间隙减小,位置排列关系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调整,避免无序排列的问题产生,进而方便后续的加工,提升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气自动化不断发展,其技术越来越成熟,因此电气自动化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采用,配备电气自动化设备后生产效率可明显提高,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进而能大大节省产品的生产成本;在产品加工完成后,需要将产品送出,而现有的生产生活中较常见的就是通过传输带传输,但是现在的自动化加工效率高,使得产品在传输带上堆积,导致效率低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加宽传输带实现输出带能够容纳更多的产品,或者增加传输带的数量,但是增加传输带的数量的成本远高于加宽传输带;但更宽的传输带上的并不能容纳更多的产品,由于产品排列的无需和不规则,导致传输带上的产品排列的歪歪扭扭,且位置随机,处理起来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传输过程中对传输带上产品进行位置调节的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包括框架、调向组件和多个的辊筒;
所述调向组件设置在框架上,多个所述辊筒分布在调向组件两侧的框架上;
所述调向组件包括转向电机、转轴、基座和滚轮组,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框架上,所述转向电机和基座通过转轴传动连接;所述滚轮组包括滚轮座和转动连接在滚轮座上的滚轮;
所述滚轮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滚轮的最高点和辊筒的最高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该装置设置在产品的传输带前,通过调向组件的设置,能够将产品的姿态和位置进行重新调整,进而使得输送到传输带上的产品之间的间隙减小,位置排列关系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调整,避免无序排列的问题产生,进而方便后续的加工,提升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的侧视图;
标号说明:1、框架;2、调向组件;21、转向电机;22、转轴;23、基座; 24、主驱组;25、副驱组;26、主动轮;27、从动轮;28、第一传动轴;29、第二传动轴;3、辊筒;4、皮带;5、第二电机;6、张紧轮;7、随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传输装置,包括框架1、调向组件2和多个的辊筒3;
所述调向组件2设置在框架1上,多个所述辊筒3分布在调向组件2两侧的框架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瑞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瑞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26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健身训练用肘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顶升移载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