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1328.1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476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艳;林燕燕;董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14;B01D36/04;A01M1/20 |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生虫 检验 用滤沉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包括过滤罐和沉淀罐,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套设在连接管上,所述过滤罐和沉淀罐的连接处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套设有固定套管,所述沉淀罐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镶嵌有电热棒,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添加管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安装在通孔内,所述添加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沉淀罐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门,该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设计合理,能够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过滤和沉淀,能够有效的避免寄生虫从装置内出来,从而保证寄生虫检验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寄生虫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寄生虫检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过滤装置和沉淀装置,以便获得符合标准的检验材料,但是,现有的实验室内的过滤装置和沉淀装置一般都为开方式的,而寄生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安全性还能够提高,并且,现有的过滤装置和沉淀装置使用完毕后,不能够对实验材料进行妥善的处理,容易使寄生虫污染周围设备,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能够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过滤和沉淀,能够有效的避免寄生虫从装置内出来,从而保证寄生虫检验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包括过滤罐和沉淀罐,所述沉淀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所述过滤罐的底部套设在连接管上,所述过滤罐和沉淀罐的连接处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套设有固定套管,所述沉淀罐底部的内侧壁上固定镶嵌有电热棒,所述过滤罐的顶部开设有通孔,添加管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与内螺纹配合安装在通孔内,所述添加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沉淀罐一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抽取管,所述抽取管上安装有单向阀门,所述沉淀罐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沉淀罐底部的前侧安装有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添加管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漏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电源线的一端连接有插头,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通过电线与开关连接,所述开关通过电线与电热棒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过滤罐内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包括过滤罐、沉淀罐、连接管、固定套管、电热棒、添加管、阀门、漏斗、抽取管、单向阀门、电源线、开关和过滤网。
1.此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能够在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过滤和沉淀,能够有效的避免寄生虫从装置内出来,从而保证寄生虫检验的安全性。
2.此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的沉淀罐的一侧安装了抽取管,抽取管上安装了单向阀门,一方面,能够从抽取管内抽取出一定量的空气,从而提高过滤罐的过滤效率,另一方面,沉淀完毕后,能够通过抽取管抽取出一定量的上清液用于检验。
3.此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的沉淀罐的底部安装了电热棒,当检验完毕后,能够通过电热棒将沉淀罐和过滤罐内的寄生虫全部杀死后再进行清洗,同时,全封闭的环境,能够提高杀虫时的温度,能够有效的避免寄生虫造成污染,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寄生虫检验用滤沉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过滤罐、2-沉淀罐、3-连接管、4-固定套管、5-电热棒、6-添加管、7-阀门、8-漏斗、9-抽取管、10-单向阀门、11-电源线、12-开关、13-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1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