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80390.9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81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冠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11/02 | 分类号: | B24B11/02;B24B55/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球面 打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包括承重机箱,还包括收集机构,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打磨台,且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承重机箱内部一侧伺服风机,其中所述伺服风机的输出端与弧形导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导管上对应远离伺服风机的一端贯穿承重机箱的顶壁;通过设计安装在承重机箱上的收集机构,实现了对打磨台上产生碎屑的快速收集,极大的增加了装置本身的功能性,减少了碎屑的滞留以及影响球面铜与打磨台接触面积的情况,同时通过设计安装在打磨台上的栅格板和收集孔,避免了球面铜掉落到收集室内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打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打磨是表面改性技术的一种,一般指借助粗糙物体(含有较高硬度颗粒的砂纸等)来通过摩擦改变材料表面物理性能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特定表面粗糙度。
现有的球面铜打磨装置在使用时,打磨台表面极易残留大量的碎屑,且常因为残留碎屑位置不一,而增大了清理难度,且一般滞留的碎屑会导致待加工的球面铜发生侧滑现象,给使用者造成极大困扰,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球面铜打磨装置极其不便对打磨台表面残留碎屑进行快速收集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球面铜打磨装置,包括承重机箱,还包括收集机构,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打磨台,且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内侧固定安装有收集机构,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承重机箱内部一侧伺服风机,其中所述伺服风机的输出端与弧形导管固定连接,且所述弧形导管上对应远离伺服风机的一端贯穿承重机箱的顶壁,且固定连接有吹扫机构,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对应打磨台的正下方位置处开设有收集室,且所述收集室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收集盒,其中所述收集室的顶部对应打磨台的两侧位置处均安装有栅格板,且所述承重机箱顶部对应打磨台的外侧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阻隔板,其中所述伺服风机与外接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吹扫机构包括交错安装在弧形导管上的多个直向吹扫管和斜向吹扫管。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室的顶部对应收集盒的正上方位置处开设有收集孔。
进一步地,所述承重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承重支架,且所述承重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打磨机头。
进一步地,所述收集盒和收集室通过磁铁吸附固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计安装在承重机箱上的收集机构,实现了对打磨台上产生碎屑的快速收集,极大的增加了装置本身的功能性,减少了碎屑的滞留以及影响球面铜与打磨台接触面积的情况,同时通过设计安装在打磨台上的栅格板和收集孔,避免了球面铜掉落到收集室内的情况。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弧形导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重机箱;2、打磨台;3、弧形导管;4、承重支架;5、打磨机头;6、收集盒;7、伺服风机;8、栅格板;9、收集孔;10、阻隔板;11、收集室;12、直向吹扫管;13、斜向吹扫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冠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冠亚路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803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桥基面修复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电动缠绕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