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条码扫描与RFID功能的扫描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9055.7 | 申请日: | 2020-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044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菊英 |
| 主分类号: | G06K7/14 | 分类号: | G06K7/14;G06K7/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3 | 代理人: | 刘青宜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条码 扫描 rfid 功能 扫描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描器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条码扫描与RFID功能的扫描器,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二电机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下能带动物体在传送带进行运动,设置条形码读取区在条形码模块和红外激光发射器的配合下能对不同物体进行扫描,设置RFID射频识别模块能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扫描,并调节固定板的高低,设置A/D转换器能使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设置LED灯珠能对需要的扫描的物体进行补光,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整体对物体的扫描和传送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扫描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条码扫描与RFID功能的扫描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商场、仓储、快速以及连锁店等企业的交易量随之增大,而协助交易的扫描器因其能方便快捷的读取与商品对应的条码而得到迅速发展,扫描器,又称为条码阅读器、条码扫描枪、条码扫描器、及条形码阅读器,它是用于读取条码所包含信息的阅读设备,利用光学原理,把条形码的内容解码后通过数据线或者无线的方式传输到电脑或者别的设备,在工厂货物传送分类的过程中对扫码器的使用更广泛,但是现有的扫描器都是的人工手拿,在对货物进行扫描,然后再将货物放到传送带上,这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为减少对人员的使用,因此对现有的扫描器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条码扫描与RFID功能的扫描器,具有减少人员操作和自动调节扫描时高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条码扫描与RFID功能的扫描器,包括底座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内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腔室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内设置有条形码读取区。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镶嵌在底座内,所述第二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表面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通过销轴与底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底端固定连接有RFID射频识别模块,所述条形码读取区内设置有条形码模块、LED灯珠和红外激光发射器,所述支撑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
优选的,所述腔室内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螺纹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内设置有微处理器和A/D转换器,所述微处理器通过导线与操作面板、LED灯珠、A/D转换器、第一电机、第二电机、条形码模块和RFID射频识别模块电性连接,所述A/D转换器通过导线与红外激光发射器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能对支撑柱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也便于后期对固定板的高低的调节,设置第一电机在螺纹柱和螺纹筒的配合下带动固定板进行上下运动,进而对不同高度的物体进行扫描,设置第二电机在主动轮和从动轮的配合下能带动物体在传送带进行运动,同时也便于对物体进行连续的扫描,设置条形码读取区在条形码模块和红外激光发射器的配合下能对不同物体进行扫描,同时也便于后期对不同货物的分类,设置RFID射频识别模块能对不同的物体进行扫描,进而控制第一电机进行工作,并调节固定板的高低,设置A/D转换器能使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便于外部设备对货物的分类,设置LED灯珠能对需要的扫描的物体进行补光,便于对物体进行扫描,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整体对物体的扫描和传送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菊英,未经刘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90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调试智能调试台用交换机
- 下一篇:与机器人对接的自动货柜以及机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