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电掉电触发定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6690.X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1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28 | 分类号: | H03K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掉电 触发 定时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上电掉电触发定时电路,其包括:电源端、上电触发单元和掉电触发单元及定时单元;上电触发单元包括与电源端连接的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及并联于第一电阻两端的第一电容;掉电触发单元包括与电源端连接的第二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第三二极管后与电源端连接,第二电阻还连接第二电容后接地,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定时单元包括有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及用于加快第三三极管导通的第三电阻、第四二极管和用于触发第二三极管导通的第四电阻和第三电容,第三三极管的B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三电容还连接第三三极管的C极,且第三三极管的B极与E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技术领域,特指一种上电掉电触发定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到没走电路中,均采用MCU芯片配合周边电路实现上电触发、掉电触发、定时功能,其成本高,不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上电掉电触发定时电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上电掉电触发定时电路包括:电源端、与电源端连接的上电触发单元和掉电触发单元、与该上电触发单元和掉电触发单元均连接的定时单元;所述上电触发单元包括有与电源端连接的第一电阻和第一二极管以及并联于第一电阻两端的第一电容;所述掉电触发单元包括有与电源端连接的第二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连接的第二电阻、与第二电阻连接的第一三极管,该第一三极管的B极连接第三二极管后与所述电源端连接,该第二电阻还连接第二电容后接地,该第一三极管的C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所述定时单元包括有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及用于加快该第三三极管导通的第三电阻、第四二极管和用于触发该第二三极管导通的第四电阻和第三电容,该第三三极管的B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该第三电容还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C极,且该第三三极管的B极与E极之间还连接有第五电阻。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三极管的B极连接电阻R25及二极管D9后连接所述的第四电阻和第三电容。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四电阻两端好并联有二极管D1。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所述电源端。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三极管的C极还连接有二极管D5,该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C极,该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B极。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电阻的阻值为1M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上电触发、掉电触发、定时功能,其电路简单,无需使用MCU芯片及编程,以致其成本低,开发周期也短,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并且有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66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表的易拆装的卡箍结构
- 下一篇: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用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