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4415.4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2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徐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顺梅 |
| 主分类号: | A01K63/06 | 分类号: | A01K63/06;A01G7/06;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安曼 |
| 地址: | 222299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养殖 自动 降温 调节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罐体的右侧上方设有进水组件。该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结构简单,通过罐体、水泵、横管、第一软管、第一滤网和温控开关,使得该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可以自动对养殖池进行降温,保证养殖池的水温保持在指定温度以下,并且直接通过冷水通入的方式进行降温,所以降温速度更快,不需要人员进行控制,避免由于人员疏忽导致养殖池降温不及时的问题,保证养殖池内部生物的正常生存,通过第二软管、第二罩体和第二滤网之间的配合,可以在第二软管的末端接通多组管道,进而对养殖池内部不同位置进行同时降温,进一步提高了降温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业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包括种植)的水域,按照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要求,运用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从事水生经济动、植物养殖,为农业生产部门之一,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对养殖池的水温进行控制,尤其是保证养殖池内部水温不能过高,这就需要降温装置对养殖池进行降温。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降温装置,降温速度慢,并且需要人员进行控制,一旦人员疏忽,养殖池降温不及时,容易导致大量的养殖生物死亡,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并且现有技术中的降温装置无法从多个位置进行同时降温,因此降温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的降温装置,降温速度慢,并且需要人员进行控制,一旦人员疏忽,养殖池降温不及时,容易导致大量的养殖生物死亡,造成不可逆的损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自动降温调节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温板,所述罐体的右侧上方设有进水组件;
所述进水组件包括水泵、横管、支座、第一软管、第一罩体、第一滤网和温控开关;
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横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横管的左端依次贯穿罐体和保温板,所述水泵通过支座与罐体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第一软管相连通,所述第一软管的末端与第一罩体相连通,所述第一罩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一滤网的右侧上方固定连接有温控开关。
优选的,所述横管与罐体的连接处位于罐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下方设有出水组件;
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不锈钢网、第二软管、第二罩体和第二滤网;
所述不锈钢网的外壁与罐体的内壁下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软管的左端顶部与罐体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软管的右侧末端与第二罩体相连通,所述第二罩体的内壁与第二滤网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上方设有入料机构;
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漏斗、塞体、支杆、盖体、把手、曲杆、横板、矩形杆、支架、第一圆环、弹簧和第二圆环;
所述漏斗的底部与罐体的顶部相连通,所述漏斗的内壁下方与塞体的外壁过盈配合,所述塞体的内壁与支杆的外壁下方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支杆的顶部与盖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盖体的外壁下方与漏斗的内壁上方间隙配合,且盖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盖体的顶部与横板的底部相抵紧,所述横板的顶部与曲杆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通过开口与矩形杆的外壁活动相连,所述矩形杆的右侧通过支架与漏斗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曲杆的底部与第一圆环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圆环与弹簧的顶部活动相连,所述弹簧的底部与第二圆环活动相连,所述第二圆环与漏斗的外壁固定连接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盖体的外壁与漏斗的外壁相平齐。
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壁套接有橡胶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顺梅,未经徐顺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44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飞灰余热利用的热解焚烧装置
- 下一篇:道路桥梁路面裂缝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