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救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4036.5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白鹏;周方;杨钟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曾晨 | 
| 地址: | 10019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救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板、安装平台及稳定支撑装置;救援板包括救援板本体、在救援板本体靠近两侧边处均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功能孔;安装平台包括安装部及两侧的插接支撑部,插接支撑部的下端与功能孔活动式插接配合;在安装部上设置有插接孔或卡槽;稳定支撑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部与救援板本体的下表面转动连接。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板上设置安装平台,使得在进行急救过程中,所需要的如呼吸机等设备能够通过插接或卡的妆或螺栓连接等方式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提高了急救转移的方便性;通过在救援板本体上设置可伸缩的稳定支撑装置,救援板本体在进行高山或雪道上形成与水平面近似平行的平台,有利于对伤者的救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到医疗急救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功能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急救场所、比如运动项目、高山救援、灾难救援等情况下,对于被救治的伤员在转移过程中,均需要专用的救援装置,以避免出现二次损伤。现常使用的救援装置结构简单,通常为一塑基树脂的板材,在板材上设置有几个用于救援者握持的通孔,在使用时,将被救援者放置于该救援装置上,若有需要,还可以用捆扎带对伤者进行捆扎固定,然后由两名或四名救援者抬起进行转移。
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救援环境下,比如高山救援、滑雪比赛的雪道上的救援,在低温环境下的救援等,现有的救援装置会出现以下的问题。
在滑雪比赛雪道或高山救援时,伤员可能停留在冰状雪面的陡坡或山坡上,翻转上救援存在困难,可能会出现伤者或救援板沿冰状雪面陡坡失控下滑的情况。同时如果遇到极严重的损伤,患者呼吸心跳骤停,因为会失控下滑,所以在陡坡冰状雪面上无法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耽误患者伤情抢救,危及身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救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的救援装置不能适应恶劣环境下的野外救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救援装置,包括救援板、安装平台及稳定支撑装置;
所述救援板为板形结构,包括救援板本体、在所述救援板本体靠近两侧边处均设置有贯穿上下表面的功能孔;
所述安装平台为门字型结构,包括安装部及两侧的插接支撑部,所述插接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功能孔活动式插接配合;
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插接孔或卡槽;
所述稳定支撑装置的上端通过连接部与所述救援板本体的下表面转动连接。
所述救援板本体的材质为塑基树脂。
所述救援板本体为空腔结构。
在所述救援板本体下表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所述凹槽均沿所述救援板本体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设置,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在收起状态下,所述稳定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凹槽内。
所述凹槽沿所述救援板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时,所述连接部设置于靠近侧边一侧的所述凹槽内。
所述稳定支撑装置为可伸缩的支撑腿,包括固定端和伸缩端,所述固定端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所述伸缩端的下端设置有可伸缩的固定销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板上设置安装平台,使得在进行急救过程中,所需要的如呼吸机等设备能够通过插接或卡的妆或螺栓连接等方式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提高了急救转移的方便性。
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救援板本体上设置可伸缩的稳定支撑装置,救援板本体在进行高山或雪道上形成与水平面近似平行的平台,有利于对伤者的救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4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足球训练的障碍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培养皿放置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