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3913.7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1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玲 |
| 主分类号: | E05B15/02 | 分类号: | E05B15/02;E05B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速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84 | 代理人: | 罗智聪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位置 锁扣盒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盒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包括门框。该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通过设置锁定块和旋钮,在进行安装时,先将锁扣盒右侧的两个安装管对准两个安装槽按压至极限,同时旋动旋钮,在旋转旋钮的同时,旋块可跟随旋钮的旋转而发生旋转,同时旋块通过连接杆带动移动板旋转,而移动板与螺杆螺纹连接,故而移动板可向右侧移动,移动板向右侧移动可带动移动环向右侧滑动使传动杆推动锁定块向安装管的外侧伸出,直到锁定块的尖端部分扎入门框的内侧,停止旋转旋钮完成固定,整体操作简单省力,不会因为外力产生影响性能的表现,安装稳定,达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扣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
背景技术
锁扣是用来扣紧两个物品的物件,锁扣一般指安装在门窗上用于锁闭门窗的扣式固件,一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构成,通过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结合与分离达到门窗的关闭与开启,新一代纳汇锁扣安装程序简便,使用方便、安全、牢固、防振动且紧固性强,可以重复关闭开启使用无数次,锁扣的种类有很多种,其用途也较广泛,锁扣盒是锁扣组件的一部分,一般是装在门框或者是窗框上与锁扣进行连动产生锁定效果。
市场上现有的锁扣盒一般都是金属制,金属制品很容易因为空气湿度较高而发生生锈的情况,且长时间与门窗锁定自身也会发生磨损,使其性能下降,故而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而它本身的连接方式都是利用螺丝钉直接钉死在门框上,一旦螺丝钉生锈,拆解滑丝只能强行拔出,破坏门框的整体结构,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这样的锁扣盒不适宜使用,故而提出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具备便于拆装等优点,解决了场上现有的锁扣盒一般都是金属制,金属制品很容易因为空气湿度较高而发生生锈的情况,且长时间与门窗锁定自身也会发生磨损,使其性能下降,故而每隔一段时间都需要对其进行更换,而它本身的连接方式都是利用螺丝钉直接钉死在门框上,一旦螺丝钉生锈,拆解滑丝只能强行拔出,破坏门框的整体结构,同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拆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锁槽位置的锁扣盒,包括门框,所述门框的左侧活动连接有锁扣盒,所述门框的左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安装槽,所述锁扣盒的右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安装槽内的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安装槽内壁接触的限位套,所述安装管的内侧活动安装有旋块,所述旋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旋钮,所述安装管的内壁右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左侧固定安装有与旋块活动连接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旋块的右侧开设有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槽,所述移动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延伸至两个连接槽内的连接杆,所述安装管的内壁顶部与内壁底部均固定安装有位于移动板右侧且贯穿并延伸至安装管外侧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内侧活动安装有锁定块,所述移动板的右侧活动安装有位于螺杆外侧的移动环,所述移动环的顶部与底部和两个锁定块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活动块,上方两个活动块之间与下方两个活动块之间均固定安装有传动杆。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的内侧开设有螺纹槽,螺杆通过螺纹槽与移动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旋块的内侧固定安装有轴承,轴承的内侧与螺杆的外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装管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穿孔,穿孔的直径与连接管的直径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活动块由矩形块和转轴组成,矩形块的内侧开设有矩形槽,转轴活动安装于矩形槽的内壁前后两侧之间,传动杆与转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顶部与底部均呈缺失状,两个锁定块的相背一侧均呈锥形。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玲,未经陈晓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3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