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3056.0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6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纵瑞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闼闼同创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C19/16 | 分类号: | E05C19/16;E06B7/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邹蕾 |
| 地址: | 10114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入户 自动 调节 间隙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框和门扇通过铰链连接,且其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间隙装置,所述自动调节间隙装置包括与门扇固定连接的门扇滑动底座以及与门框固定连接的门框滑动底座,所述门扇滑动底座内设有第一磁力条,所述门框滑动底座与弹性体相连接,所述弹性体远离门扇滑动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磁力条,该装置通过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吸引力,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都能使入户门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达到理想的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入户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入户门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多用胶条进行密封,因为胶条的大小和弹性是固定的,入户门的门框、门扇在自作过程中会出现变形,使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出现有的位置间隙过大,胶条接触不着接触面起不到密封作用;有的位置间隙过小,使胶条与接触面过度接触,在开关入户门的时候产生噪音、卡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包括门框和门扇,所述门框和门扇通过铰链连接,且其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间隙装置,所述自动调节间隙装置包括与门扇固定连接的门扇滑动底座以及与门框固定连接的门框滑动底座,所述门扇滑动底座内设有第一磁力条,所述门框滑动底座与弹性体相连接,所述弹性体远离门扇滑动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二磁力条。
进一步地,所述门扇上设有固定门扇滑动底座的第一卡槽,所述门框上设有固定门框滑动底座的第二卡槽。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通过第一磁力条和第二磁力条的吸引力,保证在正常情况下和非正常情况下都能使入户门门框与门扇之间的间隙达到理想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间隙装置的剖视图。
图中:1-门框、11-第二卡槽、2-门扇、21-第一卡槽、3-铰链、 4-自动调节间隙装置、41-门扇滑动底座、42-门框滑动底座、43-第一磁力条、44-弹性体、45-第二磁力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户门自动调节间隙装置,包括门框1和门扇2,所述门框1和门扇2通过铰链3连接,且其之间设有自动调节间隙装置4,所述自动调节间隙装置4包括与门扇2固定连接的门扇滑动底座41以及与门框1固定连接的门框滑动底座42,所述门扇滑动底座41内设有第一磁力条43,所述门框滑动底座42 与弹性体44相连接,所述弹性体44远离门扇滑动底座41的一侧设有第二磁力条45。
所述门扇2上设有固定门扇滑动底座41的第一卡槽21,所述门框1上设有固定门框滑动底座42的第二卡槽11。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门扇2上设置第一磁力条43,在门框1上设置第二磁力条45,通过第一磁力条43和第二磁力条45之间的吸引力使入户门门框1与门扇2之间的间隙达到理想的密封。
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闼闼同创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闼闼同创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30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美甲点位钻
- 下一篇:一种高压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放线施工防磨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