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2005.6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21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玲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A01C5/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付涛 |
地址: | 236300 安徽省阜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种植 用栽苗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其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具有结构简单,思路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植穴铲挖种植穴,并向前推动握杆上端,提拉球体使秧苗通过握杆的下端落入种植穴内,再提取植穴铲使土压住秧苗根部即可,节省了取土操作用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销路的稳定,农业主产区逐渐出现了具有一定
规模的种植大户,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为了节省人力,较低种植成本,在蔬菜苗进行移栽过程中都会使用移栽器,或者是人工进行手工移栽,现有技术中的移栽器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于灵活使用,实际使用效果不佳,移栽效率低。同时挖土成穴及取土、再压根部、回填穴土,用时量较大,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和植穴铲,所述握杆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拉索另一端贯穿手柄及握杆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内壁的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握杆的下端设置为扁口状。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穴铲中间上部一体设有卡套,卡套下部通过与握杆一端相应形状的竖直沟连接握杆下端,卡套后侧设有锁紧螺栓。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尺座内设置槽,槽内放置标尺的零刻度端,并通过销杆连接标尺的零刻度端。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整地后的墒土上根据株行距大小利用标尺确定种植穴位置后,将植穴铲定位放置于需要挖种植穴的位置,用脚踩踏踏板使植穴铲插入到墒土内一定深度,然后推动握杆上端使植穴铲前侧的泥土前移,在植穴铲后形成种植穴,秧苗在料斗内通过提拉球体,通过拉索拉开挡板,秧苗从料口顺沿握杆内壁从其下端扁口滑落到种植穴内,再提取出植穴铲,前移的泥土没有力的限制回落到秧苗的根部,并压住根部,再用脚轻踩,使秧苗根部的泥土压实,当秧苗从料口落下后,松开球体,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挡住料口;同理还可以用本栽苗器点播种子进行种植。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思路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植穴铲挖种植穴,并向前推动握杆上端,提拉球体使秧苗通过握杆的下端落入种植穴内,再提取植穴铲使土压住秧苗根部即可,节省了取土、回填穴土等操作用时,降低了操作劳力,同时也减化了栽植步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握杆的下端扁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中所示。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玲,未经张文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20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