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71995.1 | 申请日: | 2020-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2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达;杨艺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耀翔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06 | 分类号: | B32B3/06;B32B27/02;B32B27/36;B32B27/06;B32B33/00;B32B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62712 福建省泉州市石狮***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光 辐射 涤纶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包括涤纶布主体;所述涤纶布主体由外层布料一、遮光层、抗辐射层和外层布料二构成,所述外层布料一和外层布料二通过棉质包边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该遮光抗辐射涤纶布,和现有的抗辐射布料相比,通过采用纳米银和铅块来完成抗辐射效果,利用小型的铅块来避免大型铅块导致的布料难以弯曲折叠的问题,同时在小型铅块之间的位置采用纳米银材质的丝线进行缝制,使得抗辐射效果更好。填充层材料选用类似金属材料,以便达到更好的抗辐射效果,同时,在内部添加遮光涂料镀层,在外部采用外侧的布料包裹以及采用包边设计,避免布料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镀层分离脱落或者是多层布料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布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
背景技术
涤纶的生产过程包括缩聚和熔体纺丝两部分,原料主要从石油裂解中获得,也可以从煤和天然气中获得,在化纤中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制造业是化纤行业中规模最大、分支最多的子行业,除了涤纶外,其产品还包括腈纶、锦纶、氨纶等。
现有的遮光布料大多数都是在其表面镀有纳米纤维层,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导致其从布料表面脱落,无法长时间使用,而抗辐射布料中效果好的是内部填充大型铅块的医用铅衣,但是其重量大,并且在铅块接缝处采用的是普通的线进行缝合,接缝位置的抗辐射效果并不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包括涤纶布主体;
所述涤纶布主体由外层布料一、遮光层、抗辐射层和外层布料二构成,所述外层布料一和外层布料二通过棉质包边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抗辐射层表面设置有抗辐射包裹布料一和抗辐射包裹布料二,且抗辐射包裹布料一和抗辐射包裹布料二内部包裹有小型铅块。
优选的,所述小型铅块两侧设置有填充层,且抗辐射包裹布料一和抗辐射包裹布料二之间通过纳米银线缝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遮光层由遮光基料和遮光镀层构成。
优选的,所述小型铅块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小型铅块周围包裹有填充层通过纳米银线缝制在抗辐射层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该遮光抗辐射涤纶布,和现有的抗辐射布料相比,通过采用纳米银和铅块来完成抗辐射效果,利用小型的铅块来避免大型铅块导致的布料难以弯曲折叠的问题,同时在小型铅块之间的位置采用纳米银材质的丝线进行缝制,使得抗辐射效果更好。
填充层材料选用类似金属材料,以便达到更好的抗辐射效果,同时,在内部添加遮光涂料镀层,在外部采用外侧的布料包裹以及采用包边设计,避免布料在使用时间过长后出现镀层分离脱落或者是多层布料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的主体简图;
图2为图1中A结构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的抗辐射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的抗辐射层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遮光抗辐射涤纶布的遮光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涤纶布主体;2、棉质包边;3、外层布料一;4、遮光层;5、抗辐射层;6、外层布料二;7、纳米银线;8、小型铅块;9、抗辐射包裹布料一;10、抗辐射包裹布料二;11、填充层;12、遮光基料;13、遮光镀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耀翔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石狮耀翔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19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建筑规划的工程造价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