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孔、槽内镀硬铬的工装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1753.2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 发明(设计)人: | 吴立胜;赵东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7/04;C25D17/00;C25D17/10 |
| 代理公司: | 大连瑞博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59 | 代理人: | 于忠晶 |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槽内镀硬铬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表面镀层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孔、槽内镀硬铬的工装治具,包括负极导电板,正极导电板、位于二者之间的外套正极板、正极电极、绝缘块和产品固定套,产品固定套固定在负极导电板上。工件安装在产品固定套中,将治具和待镀工件完全浸没在电镀液当中,正极电极伸入产品内孔中,通过的正极电极和负极导电板的作用,使铬离子在向内孔及先端外形处运动,使电流能够针对产品需要镀铬的内孔及待镀端部的外表面同时进行镀铬,通过控制通电时间,控制镀铬层的厚度。本实施例的治具解决了内孔、槽需要镀铬的问题,扩大了电镀加工的范围,同时本治具制作成本低,有效降低了电镀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表面镀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带孔、带槽的产品表面镀硬铬的一种简易有效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产品表面镀层是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方法,在传统的镀硬铬过程中,只能对产品外径进行镀硬铬,但对内孔、槽却无法进行电镀,导致很多需要在内孔、槽电镀的产品无法加工,采用其他的方法单独对内孔、槽进行电镀会大大增加操作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对产品的内孔、槽进行镀铬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在孔、槽内镀硬铬的工装治具,使孔、槽镀铬的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电镀成本。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了一种用于孔、槽内镀硬铬的工装治具,包括
负极导电板,所述负极导电板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正极导电板;
外套正极板,位于所述负极导电板和所述正极导电板之间,所述外套正极板上开设有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
产品固定套,用于容置待镀工件,所述产品固定套贯穿设置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一端与所述负极导电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靠近所述外套正极板,保证所述待镀工件置于所述产品固定套后,其待镀端部能够置于所述第三通孔内;
正极电极,其一端固定在所述正极导电板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待镀端部的孔、槽内;
正极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正极导电板固定,另一端贯穿所述第四通孔并置于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正极连接杆与所述第四通孔过盈配合;以及
绝缘垫块,包括上绝缘垫块和下绝缘垫块,所述上绝缘垫块固定于所述负极导电板与所述外套正极板之间,所述下绝缘垫块固定于所述外套正极板与所述正极导电板之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与所述负极导电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电极与所述待镀端部的孔、槽之间的间隙为0.8mm~3m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杆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的间隙为0.8mm~3mm。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板上固定有正极导线座。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导电板与所述正极导线座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连接杆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正极导电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电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正极导电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固定套通过螺钉固定于所述负极导电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未经盘起工业(大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17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颈部按摩器
- 下一篇:畜牧兽医用畜牧耳标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