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70378.X | 申请日: | 2020-01-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0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蔡财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昊(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3/02 | 分类号: | H01B13/02;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张淑华 |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电线电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电机、转盘、工字轮、定滑轮和绞线轮,所述工作台上端设有凹槽,所述电机、绞线轮和凹槽设有同一个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内设有降温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去除毛刺的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侧壁的转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清理机构、降温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多股导线绞线之前其表面毛刺的刮除清理和毛刺碎屑的清理,还能实现对电机的冷却降温,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绞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机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矿用电缆、铝合金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单股或多股导线和绝缘层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
现有的电缆绞线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采用专门的收卷机构进行收卷,以减小占用空间,现有的收卷机构在对电缆绞线进行收卷作业时,电缆绞线易出现松垮等现象,严重影响电缆绞线的收卷效率和收卷品质,另外电缆绞线在收铰过程中还容易出现因导线表面的毛刺,引起电缆绝缘层击穿,造成电缆质量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电线电缆的绞线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方设有电机、转盘、工字轮、定滑轮和绞线轮,所述工作台上端设有凹槽,所述电机、绞线轮和凹槽设有同一个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一端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内设有降温组件,所述转盘上设有用于去除毛刺的清理机构,实现了对电缆表面毛刺的清除和对,毛刺碎屑的清理。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凹槽内侧壁的转动轴,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工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转动杆转动贯穿支撑板设置,所述转动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固定连接于转盘的侧壁上,所述绞线轮的驱动轴上传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转动贯穿凹槽的顶面设置,所述连接杆与转动轴传动连接,所述转动轴转动贯穿降温组件的一端,传动机构的设置实现了一个电机不仅带动转盘进行多股导线进行绞线,还可带动绞线轮进行收卷,减少电缆的占地面积。
优选地,所述降温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凹槽顶面的安装管,所述转动轴转动贯穿安装管,所述转动轴位于安装管内的部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风叶,所述安装管连通有两根降温管,其中一根降温管的出气端正对转盘靠近电机的一侧设置,另外一根降温管的出气端位于电机的斜上方设置,降温机构的设置不仅实现了对电机的冷却降温,还能实现对毛刺碎屑的清理。
优选地,所述安装管靠近电机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的设置为风叶的转动提供了进气。
优选地,所述清理机构包括设置转盘上的左右连通的两个通孔,两个所述通孔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L型杆,所述L型杆竖直部分靠近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通孔内固定安装有穿线管,所述穿线管内设有多个梯形槽,多个所述梯形槽内均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去刺刀,清理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对多股导线未绞线前的碎屑清除。
优选地,所述转盘靠近电机的一侧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出线筒。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传动机构、清理机构、转动轴、转动杆、连接杆、导向轮、穿线管、去刺刀之间的配合,实现了一个电机带动多个装置运转,提升了电机的利用率,减少了多个电机的使用,而且清理机构的设置可实现对多股导线绞线之前其表面毛刺的刮除清理,避免因导线表面的毛刺引起的电缆绝缘层的击穿所造成的电缆质量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昊(深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星昊(深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7037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航空发动机滑油颗粒荷电注入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