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粘接稳定的导电胶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6717.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2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创新;黄河;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鑫工业胶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40;C09J7/30;C09J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导电 胶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粘接稳定的导电胶带,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覆设置的载体胶层、导电胶层以及离型层,所述载体胶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挤压固设的第一绝缘层、网格层以及第二绝缘层。本实用新型具有粘接稳定,当柔性电路板产生弯曲时,该胶带因其自身良好的耐弯折性从而不易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使得该胶带的粘附性不易降低,该胶带在粘附柔性电路板时不易从柔性电路板脱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粘接稳定的导电胶带。
背景技术
导电胶带(电布胶带)因为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屏蔽效果、良好的抗摩擦性能及良好的加工性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脑、手机、电线、电缆等各类电子电器产品。
现有的导电胶带虽然能够满足一般情况下的使用要求,但是在对一些电子产品的柔性电路板进行粘接时,由于柔性电路板会发生弯曲,粘附在柔性电路板的导电胶带会因柔性电路板的弯曲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弯折,导电胶带弯折后容易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容易降低其粘附性,甚至使其从柔性电路板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粘接稳定的导电胶带,其具有粘接稳定,胶带弯折时不易降低自身粘附性,从而不易从柔性电路板脱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粘接稳定的导电胶带,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贴覆设置的载体胶层、导电胶层以及离型层,所述载体胶层包括自上而下依次挤压固设的第一绝缘层、网格层以及第二绝缘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该胶带对柔性电路板进行粘接时,首先将离型层撕下,将胶带的导电胶层粘附至柔性电路板所需粘接位置,网格层的设置使得第一绝缘层与第二绝缘层弯折时具有一定的可调整间隙,进而提升了载体胶层的延展性,使得该胶带整体的耐弯折性提高,当柔性电路板产生弯曲时,该胶带因具有良好的耐弯折性从而不易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发生相对位移,进而使得该胶带的粘附性不易降低,该胶带在粘附柔性电路板时不易从柔性电路板脱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为环氧树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氧树脂具有密封、绝缘、耐热、防水、机械强度高和光泽度好等优异性能,且其柔韧性好、高温固化后可修复,同时冲击强度、剥离强度和拉伸剪切强度高,耐低温性和耐热性好,其柔韧性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因而有利于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具有良好的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绝缘层与网格层的厚度均为10μm-15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绝缘层与网格层的厚度在10μm-15μm之间有利于在较低成本下保持载体胶层的绝缘性和耐弯折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为10μm-15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在10μm-15μm之间使得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的厚度相适配,柔性电路板粘附有该胶带的位置弯折时,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弯折行程相近,第二绝缘层与第一绝缘层间不易发生相对位移,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升该胶带的耐弯折性。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电胶层由饱和聚酯树脂和镍粉组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树脂和镍粉组合而成的导电胶层保证了该胶带在具有良好粘附性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电胶层的厚度为20μm-25μ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电胶层的厚度在20μm-25μm的区间内有利于在较低成本下保证该胶带在具有良好的粘附性的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鑫工业胶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鑫工业胶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67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