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6219.2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82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彦虎;阮广东;刘国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控式双 先导 溢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属于流量控制器领域,包括主阀体和先导阀体,所述先导阀体内设有一级泄油口和用于堵住所述一级泄油口的一级先导阀芯,所述一级先导阀芯内设有口径小于一级泄油口的二级泄油口,所述一级先导阀芯上设有用于堵住所述二级泄油口的二级先导阀芯;当泵侧压力略高于阀体阈值时,油液通过口径较小的二级泄油口泄出;当泵侧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油液通过口径较大的一级泄油口泄出;从而实现在阀体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先导溢流阀响应速度和溢流量固定,适应性不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量控制器,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
背景技术
液压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工业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大多数的机械设备都采用液压装置。溢流阀是液压装备必备的压力控制阀之一,溢流阀一般分为直动式和先导式两种,二者都是根据弹簧力调整阀芯工作,但先导阀可以控制更大的压力。先导式溢流阀可以在很高的压力下工作,稳压性能优于直动式溢流阀,并且可以满足流量较大的场合。
然而,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只有溢流和不溢流两种状态,无法控制溢流量的大小,不管压力是略高于阀体阈值还是远高于阀体阈值,溢流阀的开启程度相同;当压力只是略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过快,当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较慢,从而导致溢流阀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不高。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超高压先导式溢流阀”,其公告号为CN104265716B,包括调压手轮、调节螺钉、先导阀调压弹簧、先导阀芯、高强度分离式阀座和螺堵等,其不足之处在于,其先导阀只有打开和关闭两种状态,当压力只是略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过快,当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较慢,从而导致溢流阀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先导式溢流阀中,先导阀只有开启和关闭两种状态,当压力只是略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过快,当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可能会导致泵侧压力下降较慢,从而导致溢流阀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当压力略高于阀体阈值时,溢流阀开启一部分,使泵侧压力缓慢下降,当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溢流阀完全开启,使泵侧压力快速下降,从而拥有更好的适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控式双先导溢流阀,包括主阀体和先导阀体,所述主阀体内设有进油口、主阀芯、出油口,所述主阀芯堵在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并通过主阀芯弹簧与主阀体连接,所述先导阀体和主阀体通过进油通道连通,所述先导阀体和出油口之间通过泄油通道连通,所述先导阀体内设有一级泄油口和用于堵住所述一级泄油口的一级先导阀芯,所述一级先导阀芯内设有口径小于一级泄油口的二级泄油口,所述一级先导阀芯上设有用于堵住所述二级泄油口的二级先导阀芯。
当泵侧压力低于阀体阈值时,油液通过进油通道进入先导阀体,先导阀体内的油液压在一级先导阀芯和二级先导阀芯上,将一级泄油口和二级泄油口堵住,从而使先导阀体内的油液无法泄出,先导阀体内的压力与主阀体内相同,主阀芯堵住出油口;而当泵侧压力略高于阀体阈值时,二级先导阀芯打开,先导阀体内的油液通过口径较小的二级泄油口缓慢泄出,从而使先导阀体内的油压小于主阀体内的油压,从而使主阀芯缓慢移动,从而缓慢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使油液直接从出油口溢出,直到泵侧压力低于阀体阈值,由于该情况下主阀芯的响应速度较慢,不会导致泵侧油压下降过快;而当泵侧压力远高于阀体阈值时,一级先导阀芯打开,先导阀体内的油液通过口径较大的二一级泄油口快速泄出,从而使先导阀体内的油压小于主阀体内的油压,从而使主阀芯快速移动,从而立刻连通进油口和出油口,使油液直接从出油口溢出,直到泵侧压力低于阀体阈值,相比泵侧压力略高于阀体阈值的情况,此时主阀芯的响应速度更快,可以防止泵侧压力过高超过系统的承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湖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6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