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4348.8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16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葫济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泰铭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2 | 代理人: | 何平 |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茶叶 加工 产品 风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包括风干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轮的表面穿插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通道管,所述流通管表面固定连接有进叶管,所述进叶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封叶杆,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挡水板,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黏杆,所述风干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风干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风干板,所述风干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风干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远离风干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圈,该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通过吸盘与风干板的配合使用,从而达到了在风干茶叶时严格控制茶叶含水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风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的山区,茶按制作工序分为绿茶、白茶、红茶等六大类,茶叶可作饮品,含有多种有益成分,并有保健功效,茶叶呈长圆形或椭圆形,先端钝或尖锐,基部楔形,上面发亮,下面无毛或初时有柔毛,边缘有锯齿,叶柄无毛。
在对茶叶进行加工的流程中,风干是十分重要的一步,现有的茶叶风干设备在操作时,将茶叶放置在风干箱内,然后边滚动边风干,这种大规模的风干使茶叶出现风干过渡与风干不足,且茶叶的含水量会出现差异,尤其对于高档茶叶,其品质就会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具备在风干茶叶时严格控制茶叶含水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风干设备无法控制茶叶含水量,导致茶叶品质下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在风干茶叶时严格控制茶叶含水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包括风干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干轮的表面穿插设置有流通管,所述流通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平通道管,所述流通管表面固定连接有进叶管,所述进叶管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封叶杆,所述封叶杆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上V型杆,是上V型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接块,所述承接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下V型杆,所述下V型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的表面设置有茶叶,所述茶叶的右侧设置有风轮,所述风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挡水板,两个所述挡水板之间滑动连接有黏杆,所述风干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远离风干轮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风干板,所述风干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吸盘,所述风干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风箱,所述风箱远离风干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支撑圈。
优选的,所述进叶管的上方设置有漏斗,转动漏斗,茶叶开始顺着进叶管顶部开设的进叶通道。
优选的,所述吸盘的侧面设置有拉伸弹簧,控制吸盘的排气量。
优选的,所述水平通道管的右侧设置有挡叶板。
优选的,所述风轮的右侧设置有挡风板,防止风轮逆时针转动。
优选的,所述承接板的底部设置有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黏杆靠近风轮的一端设置有凸起。
优选的,所述风干板的表面开设有通风孔。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用于茶叶加工产品的风干装置,通过风干轮与吸盘的配合使用,利用风箱将风轮吹动,而风轮又将茶叶运输到水平通道管内,最后挤出贴附在风干板侧面的吸盘上,将流通管内气流封住,当茶叶从吸盘上脱落时,重复以上过程,从而达到了使茶叶自动单个循环风干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葫济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葫济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组件及搭载其的电子设备
- 下一篇:全自动检测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