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4072.3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6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利月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6 |
代理公司: | 东莞卓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9 | 代理人: | 汤冠萍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透明防护管,所述透明防护管的内部封装有高电阻、蜂鸣器、弹簧和氖管,所述氖管的两个接线引脚分别与高电阻和弹簧电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双孔插头,所述高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线连接有用于夹持待检测点的弹簧夹。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弱的感应电流形成电路闭合回路,促使氖管发光和蜂鸣器蜂鸣,设备安装后,能够一直对电气设备的外壳进行漏电检测,并在发生漏电时及时发出警报,有效保护了使用者的财产生命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接触的电气设备越来越多,特别是农村地区因为接地不好,由电气漏电引起的触电事故也越来越多。其中,电气设备外壳使用过程中突然漏电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还没有能够对电气设备是否发生漏电进行及时检测报警的装置,对使用者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使用者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透明防护管,所述透明防护管的内部封装有高电阻、蜂鸣器、弹簧和氖管,所述氖管的两个接线引脚分别与高电阻和弹簧电性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通过导线连接有双孔插头,所述高电阻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线连接有用于夹持待检测点的弹簧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蜂鸣器并联在氖管的两端。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弹簧夹的拿捏部位套设有绝缘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微弱的感应电流形成电路闭合回路,促使氖管发光和蜂鸣器蜂鸣,设备安装后,能够一直对电气设备的外壳进行漏电检测,并在发生漏电时及时发出警报,有效保护了使用者的财产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弹簧夹;2、导线;3、高电阻;4、透明防护管;5、蜂鸣器;6、弹簧;7、双孔插头;8、氖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一种漏电检测装置,包括透明防护管4,透明防护管4采用PVC绝缘材质进行制作,能够有效防止触电,且便于观察内部氖管8的发光情况,所述透明防护管4的内部封装有高电阻3、蜂鸣器5、弹簧6和氖管8,所述氖管8的两个接线引脚分别与高电阻3和弹簧6电性连接,所述蜂鸣器5并联在氖管8的两端,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通过导线2连接有双孔插头7,用于和插座进行连接进行取电,所述高电阻3的另一端通过另一根导线2连接有用于夹持待检测点的弹簧夹1,所述弹簧夹1的拿捏部位套设有绝缘护套,在拿捏弹簧夹1时,防止触电,保障安全,透明防护管4两端的导线2穿出部位均采用环氧树脂进行密封,绝缘防水。
具体的,使用时,本产品安全工作电压不超过AC500V和DC100V,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操作:
1)测试本产品工作是否正常:先把本装置的双孔插头7一端插入两孔普通插座内,再用另一只手触碰弹簧夹1一端,观察氖管8和蜂鸣器5是否发亮和蜂鸣,如果发亮和蜂鸣,说明双孔插头7方向错了,同时也证明了本产品工作正常;
2)调换双孔插头7方向后再插入插孔,氖管8不亮和蜂鸣器5不蜂鸣,装置进入检测准备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利月,未经陈利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40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