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3751.9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6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久;赵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富添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8B9/08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友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0 | 代理人: | 林斌斌 |
地址: | 1242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快速 结构 聚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包括外筒体与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包裹在内筒体的外部,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外筒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外筒体的四周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搅拌叶的一端安装与搅拌叶垂直分布的刮刀能够在搅拌叶工作时将聚合釜内壁粘结的材料刮下,避免材料在聚合釜内部反应时粘结在聚合釜的内壁,同时能够方便将聚合釜进行清洁,方便聚合釜内壁的清理,刮刀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或槽口,搅拌叶带动刮刀转动时能够方便聚合釜内材料的流动,而且通过外筒体表面的散热片能够提高聚合釜的排热速度,方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釜,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聚合釜是用来制备高分子化合物的主要设备。一般是立式圆柱形高压釜,带有夹套,以便通入蒸汽或冷水来加热或冷却。聚合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等领域。
现有的聚合釜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影响,反应材料在聚合釜内部进行聚合反应时,材料容易粘结在聚合釜的内壁,一方面会造成反应材料不能完全聚合反应,另一方面不便于聚合釜的清洁,而且聚合釜使用时排热速度较慢,给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现在提出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现有的聚合釜使用时聚合釜内部的材料容易粘结在聚合釜的内壁,而且聚合釜使用时排热速度慢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快速排热结构的聚合釜,包括外筒体与内筒体,所述外筒体包裹在内筒体的外部,所述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形成有夹层,所述外筒体的下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外筒体的四周外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散热片,所述内筒体的上端中间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减速机的下端位于内筒体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的一端位于内筒体的内部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内筒体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减速机的一侧的位置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内筒体的下端中间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外筒体的一侧上方固定安装有进口管,所述外筒体的下端位于出料口的一侧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出液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套设有定位套管,所述搅拌叶通过定位套管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叶的数量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刀与搅拌叶在内筒体的内部呈垂直分布,所述刮刀贴合在内筒体的内壁,所述刮刀的数量为四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口管与出液管均与夹层相贯通,所述散热片的数量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的一端位于刮刀的外表面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呈U型结构,所述夹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铆钉,所述第一铆钉贯穿夹板与刮刀固定连接,所述刮刀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搅拌叶的一端开设有U型槽,所述刮刀的下端位于U型槽的内部,所述搅拌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铆钉,所述第二铆钉贯穿搅拌叶与刮刀固定连接,所述刮刀的中间外表面开设有槽口。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搅拌叶的一端安装与搅拌叶垂直分布的刮刀能够在搅拌叶工作时将聚合釜内壁粘结的材料刮下,避免材料在聚合釜内部反应时粘结在聚合釜的内壁,同时能够方便将聚合釜进行清洁,方便聚合釜内壁的清理,刮刀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或槽口,搅拌叶带动刮刀转动时能够方便聚合釜内材料的流动,而且通过外筒体表面的散热片能够提高聚合釜的排热速度,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富添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盘锦富添石油化工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3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菌类栽培用绿白双面棚膜
- 下一篇:10X型自动装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