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62647.8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谢玉军;陈煜;周晓宇;谢韵睿;吕光辉;王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既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59 | 代理人: | 李钦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封堵 式二衬 台车 | ||
一种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包括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与隧道外墙内壁平行且与已凝固隧道壁端部垂直抵接的台车面板,所述台车面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通过腹板与台车上的模板悬梁连接,还包括气囊、气囊定位框、堵板机构,所述气囊设置于台车面板与隧道外墙之间且与隧道壁端部具有间隙,气囊定位框设置于气囊远离隧道外墙的一端;堵板机构上设置互相垂直的堵面a、堵面b,堵面a设置于气囊定位框下部,堵面b由气囊定位框底部靠近隧道壁的一端延伸至台车面板并与台车面板、隧道壁、隧道外墙内壁、气囊、气囊定位框围成待浇筑区;所述止水带的一端夹设于气囊定位框底部与堵面a之间,另一端延伸至待浇筑区内,其中,堵板机构分别通过上铰耳、下铰耳与气囊定位框远离隧道壁的一端、腹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铰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台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
背景技术
在隧道施工时经常需要在分缝的位置安装止水带,防止隧道外围的水向内渗透,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安装后的止水带沿隧道内壁环向设置。现有技术中,止水带安装通常为,台车行至止水带安装处,台车上设置与隧道外墙内壁平行且与已凝固隧道壁端部垂直抵接的台车面板,台车面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通过腹板与台车上的模板悬梁连接,止水带模板与台车腹板搭接,止水带位于止水带模板上且超出台车面板,止水带与隧道外墙的内壁之间用木板封堵,木板用木头顶紧角钢卡紧,然后在隧道外墙内壁、隧道壁、台车面板、止水带模板、木板围成的浇筑区域内混凝土,混凝土凝固后拆下止水带模板与木板。这种施工方式采用多个木板封堵于止水带不同位置,在隧道开挖不齐时,木板很难与隧道外墙内壁抵紧,在浇筑后的混凝土也容易挤压木板变形,从而造成施工质量不佳,施工步骤繁琐,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包括台车,所述台车上设置与隧道外墙内壁平行且与已凝固隧道壁端部垂直抵接的台车面板,所述台车面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通过腹板与台车上的模板悬梁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囊、气囊定位框、堵板机构、止水带,所述气囊设置于台车面板与隧道外墙之间且与隧道壁端部具有间隙,气囊定位框设置于气囊远离隧道外墙的一端;堵板机构上设置互相垂直的堵面a、堵面b,堵面a设置于气囊定位框下部,堵面b由气囊定位框底部靠近隧道壁的一端延伸至台车面板并与台车面板、隧道壁、隧道外墙内壁、气囊、气囊定位框围成待浇筑区;所述止水带的一端夹设于气囊定位框底部与堵面a之间,另一端延伸至待浇筑区内,其中,堵板机构分别通过上铰耳、下铰耳与气囊定位框远离隧道壁的一端、腹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铰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囊封堵式二衬台车,使用时,将多个堵板机构与气囊定位框沿台车周边依次设置,止水带夹在气囊定位框与堵板机构之间,未充气的气囊位于气囊定位框内,气囊上带充气口,采用风压机、气泵或者风源对气囊充气,涨大的气囊将气囊定位框与隧道外墙内壁之间进行封堵从而将止水带夹紧,然后向待浇筑区内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后,将气囊放气即可。
具体的,所述堵板机构包括由两块堵板中部垂直连接构成的堵板组、设置于两块堵板之间的若干筋板、分别设置于堵板组两端的边法兰,其中,所述两块堵板的面分别构成堵面a、堵面b,堵板机构分别通过与两块钢板固连的上铰耳、下铰耳与气囊定位框远离隧道壁的一端、腹板远离隧道壁的一端铰接。
优化的,还包括支撑丝杆,所述支撑丝杆的一端与模板悬梁上端铰接,另一端与堵板机构抵接,支撑丝杆对堵板机构进行支撑,从而稳固装置混凝凝固后,气囊放气即可将支撑丝杆与堵板机构分开。
优化的,所述堵板机构上设置与支撑丝杆端部适配的凹洞,所述支撑丝杆的端部与凹洞底部抵接,丝杆支撑于凹洞内更加稳固,避免打滑。
优化的,还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依次设置于气囊定位框、堵板机构、台车腹板远离隧道壁一端的耳板安装于隧道外墙内壁与模板悬梁之间,支撑杆进一步稳固装置,止水带施工完成后,拆下支撑杆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26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压升降平台安全稳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橄榄油锁盖机的瓶体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