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60607.X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83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素芳 |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G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200 四川省德阳市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除痰装置,胶塞(2)内插装有软管(3)和进气管(4),软管(3)的一端口伸入于化痰药液内,进气管(4)的一端口位于化痰药液液面的上方,进气管(4)另一端口延伸于瓶体(1)外部,且延伸端上连接有单向阀(5),单向阀(5)的另一端连接有正压气囊(6),该除痰装置还包括圆柱(7),圆柱(7)的顶部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进液孔(8),圆柱(7)的柱面上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液孔(9),圆柱(7)的柱面上开设有导向槽(10),导向槽(10)内滑动安装有刮板(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除痰液彻底、操作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除痰装置。
背景技术
人体气管感染时,在咽喉壁上附着有大量粘性痰液,过多的痰液将导致人体呼吸困难。为了除去痰液,喝化痰药液来除去附着的痰液,但是化痰药液只能除去一小部分痰液,而附着在喉咙内壁上的痰液并不能除去,存在除痰液不彻底的缺陷,此外,也有采用吸痰器来进行吸痰,在负压下将痰液吸出,这种方法也只能将没有附着在喉咙内壁上的痰液吸走,却不能将附着在喉咙内壁上的高粘性痰液除去,同样存在去痰液不彻底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紧凑、除痰液彻底、操作简单的除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除痰装置,它包括盛装有化痰药液的瓶体,瓶体的瓶口内安装有胶塞,所述胶塞内插装有软管和进气管,软管的一端口伸入于化痰药液内,进气管的一端口位于化痰药液液面的上方,进气管另一端口延伸于瓶体外部,且延伸端上连接有单向阀,单向阀的另一端连接有正压气囊,该除痰装置还包括圆柱,所述圆柱的底部为球面,圆柱的顶部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的进液孔,圆柱的柱面上绕其圆周方向开设有多个出液孔,出液孔与进液孔连通,所述圆柱的柱面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动安装有刮板,导向槽的底部焊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焊接于刮板上,刮板在弹簧的弹力下延伸于圆柱外部,刮板的延伸端为弧面,所述圆柱的顶部焊接有固定杆,所述软管的另一端焊接于进液孔内。
所述圆柱的直径小于人体喉咙直径。
所述出液孔的直径小于进液孔的直径。
所述刮板位于出液孔的下方。
所述胶塞与瓶体的瓶口过盈配合。
所述导向槽沿圆柱轴向设置。
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固设有把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刮板的弧面在弹簧的弹力下始终作用在喉咙内壁上,转动手柄时,刮板将牢固附着在喉咙内壁上的全部粘性痰液刮下,相比传统通过吸痰器除痰液或喝大量化痰药液去除痰液,该装置化痰更加彻底,确保了病人能够正常呼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B向视图;
图3为图1的A-A截面示意图;
图中,1-瓶体,2-胶塞,3-软管,4-进气管,5-单向阀,6-正压气囊,7-圆柱,8-进液孔,9-出液孔,10-导向槽,11-刮板,12-弹簧,13-固定杆,14-把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素芳,未经张素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606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