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9622.2 | 申请日: | 2020-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39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金修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善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0 | 代理人: | 康艳青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设备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背壳;具有容置空间的中框;发声本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其中,所述第二音腔为由所述背壳和所述中框密封形成的;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音腔内,用于在发声本体发声时与所述发声本体一起振动。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弹性件拉伸或压缩第二音腔内的空气,能够降低第二音腔内气流不畅的情况,提高了终端设备的输出音效。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的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输出音频的响度以及音质的需求越来越高,进而需要增大音频模组的设计尺寸以提高音频输出效果。然而,现有的终端设备设备朝着集成化和轻薄化的发展,使得在现有的终端设备上通过增大音频模组设计尺寸来提高音频输出效果不适用于现有的智能手机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后壳;
具有容置空间的中框;
发声本体,位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将所述容置空间分隔为第一音腔和第二音腔,其中,所述第二音腔为由所述后壳和所述中框密封形成的;
弹性件,位于所述第二音腔内,用于在发声本体发声时与所述发声本体一起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盖朝向所述中框的表面上设置有减震结构;
其中,所述减震结构在不同位置的厚度与各所述位置受到的空气动压值以及各所述位置对应的所述中框的震动幅度呈正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将所述第二音腔分隔为第一后腔和第二后腔;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支撑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后腔内;
所述弹性件,位于所述支撑结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向背离所述发声本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有凹槽;
所述凹槽与所述弹性件围成第一区域;
所述中框还形成有容置供电模组的第二区域;
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连通,形成所述第二后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0.5毫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结构上设置有供空气流通的至少两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为直径在0.3毫米至0.5毫米范围内的圆形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孔的尺寸与穿过所述通孔的空气动压呈正相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至少两个,其中,不同所述弹性件分别朝向所述发声本体的不同表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的展开尺寸小于或者等于所述发声本体的振动膜的展开尺寸。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在第二音腔内设置弹性件,在弹性件跟随发声本体一起振动时,弹性件能够通过自身的拉伸或压缩促进该第二音腔内的空气流通,能够降低第二音腔内空气流通不畅的情况,提高了终端设备的输出音效。同时,本公开实施例并不需要增大自身的尺寸便能够提高音效,能够适用于终端设备朝向集成化和轻薄化的发展趋势,进而扩大了使用范围。此外,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背壳密封音腔,能够减少因额外设置其他密封结构导致占用终端设备内部空间的情况,进而能够提高终端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96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携带的智能语音翻译装置
- 下一篇:播音主持用话筒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