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床尾座动力头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9271.5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8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乔国震;潘红燕;乔嘉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红燕 |
| 主分类号: | B23B23/00 | 分类号: | B23B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 地址: | 21235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床 动力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床尾座动力头,属于长轴车床加工技术领域。包括驱动电机、钻头夹持部、莫式柄以及电机调速模块;其中,所述钻头夹持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所述莫式柄与所述驱动电机上远离输出端的一侧相固接;所述电机调速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电连接。该装置可以利用莫式柄与外部的车床尾座套筒相配合保证加工的稳定性,并能通过调节车床尾座套筒的手轮进行孔加工深浅程度的调整;同时还可利用电机调速模块实现驱动电机的无级变速,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轴类的中心孔孔径大小及孔径深浅的需求,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使用方便快捷,钻削扭力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长轴车床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床尾座动力头。
背景技术
目前,车床加工长轴零件时会在长轴的两头加工中心孔,中心孔的目的是方便后选工序提供可靠的定位基准。长轴类中心孔加工相对是比较麻烦的,现有加工工艺或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手持枪钻;即在轴的两端面中心点找好后,用手枪钻夹持中心钻头,在中点点处打孔,这种手持方式加工,孔径小、容易倾斜、失圆、加工面有振纹不光滑、活络顶尖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小,影响车削时的刚性。
2、用台钻或摇臂钻;这种方法只适用于较短轴加工时把轴倒立起来加工的,操作危险,效率低且很难保证加工孔与轴身的形位公差。
3、改造设备型;对于长短不一且直径有大有小的轴类调整校对麻烦、效率低、局限性小成品高,只适用于单一轴类的中心孔加工。
而且,为了保证车床加工时最大的切削刚性及中心孔与轴身的形位公差,以上方法在车床车削毛坯后还需在车床上利用中心架及车床尾座进行二次扩中心孔,工序繁琐且效率很低。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状况,本实用新型申请人做了大量反复而有益的探索,最终产品取得了有效的成果,并且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床尾座动力头,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长轴车床加工时产生的加工面不光滑、作业工序繁琐、效率低下且难以保证加工孔与轴身之间的形位公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车床尾座动力头,包括驱动电机、钻头夹持部、莫式柄以及电机调速模块;其中,
所述钻头夹持部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
所述莫式柄与所述驱动电机上远离输出端的一侧相固接;
所述电机调速模块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电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一侧固接设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相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钻头夹持部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器上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固接有延长支承部,所述减速器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延长支承部与所述钻头夹持部相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在远离输出端的一侧设有连接法兰;
所述莫式柄利用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驱动电机相固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调速模块包括电源和变频器;
所述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的输出端相电连接,所述变频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入端相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电源之间还电连接有正反转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红燕,未经潘红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92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