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培养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7775.3 | 申请日: | 2020-0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6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余丹;胡敏;张荻;张念;李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49 | 分类号: | G01N33/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25 | 代理人: | 田江飞 |
| 地址: | 43002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培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液培养瓶,包括瓶体、盖体、倒锥形筒和螺纹轴,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瓶体的上开口处,多个所述倒锥形筒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瓶体内,且倒锥形筒的外沿与所述瓶体的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筒的尖端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轴竖直设置,且所述螺纹轴的下端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倒锥形筒且与所述螺纹通孔密封连接,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内设置有密封塞。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培养瓶通过在瓶内内设置分层结构,使得在取出动物血液时时可以避免多次将整个瓶体内的血液均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对血液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血液培养瓶。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中,对于需要进行动物血液实验时,一般是提前将动物血液存放在培养瓶中,并防止在一定的容器内,使其保持一定的活性,然后在需要使用时,才将培养瓶内的动物血液样本取出,进行实验。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是,每次取少量的血液均需要将整个培养瓶都打开,可能出现接触到空气而影响其机能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血液培养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血液培养瓶,包括瓶体、盖体、倒锥形筒和螺纹轴,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瓶体的上开口处,多个所述倒锥形筒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所述瓶体内,且倒锥形筒的外沿与所述瓶体的内侧面密封连接,所述倒锥形筒的尖端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螺纹轴竖直设置,且所述螺纹轴的下端依次穿过多个所述倒锥形筒且与所述螺纹通孔密封连接,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内设置有密封塞。
具体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倒锥形筒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螺纹通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可以与所述螺纹轴密封连接的密封套。
进一步,所述瓶体的侧壁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
更进一步,所述瓶体的底部设置有引流环,所述引流环为倒锥形结构,且所述引流环的最低点与所述瓶体的出液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培养瓶通过在瓶内内设置分层结构,使得在取出动物血液时时可以避免多次将整个瓶体内的血液均暴露在空气中,减少对血液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血液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培养瓶,包括瓶体1、盖体2、倒锥形筒3和螺纹轴5,盖体2设置在瓶体1的上开口处,多个倒锥形筒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瓶体1 内,且倒锥形筒3的外沿与瓶体1的内侧面密封连接,倒锥形筒3的尖端设置有螺纹通孔4,螺纹轴5竖直设置,且螺纹轴5的下端依次穿过多个倒锥形筒3 且与螺纹通孔4密封连接,瓶体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内设置有密封塞8,相邻的两个倒锥形筒3之间的距离相等,螺纹通孔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可以与螺纹轴5密封连接的密封套10,瓶体1的底部设置有引流环7,引流环7 为倒锥形结构,且引流环的最低点与瓶体1的出液口连通,瓶体1的侧壁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6,瓶体1的底部设置有支撑垫9。
本实用新型一种血液培养瓶的工作原理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第一医院,未经武汉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7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动机进气中冷结构
- 下一篇:一种煤矿用喷雾降尘加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