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057633.7 | 申请日: | 2020-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212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单文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港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2 | 分类号: | C02F11/122;C02F11/127;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陈钦祥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造纸 污泥 脱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底部安装固定有分隔筒,污水腔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撑转管,且支撑转管由机体底部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支撑转管的下端转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机体底部设置的气泵连接,分隔筒的上侧设有滤水分离盘,支撑转管还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斜撑杆与滤水分离盘连接固定,机体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导向套筒,导向套筒内配合滑动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下端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弹簧与按压块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污泥脱水效果好、效率高,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造纸污泥处理装置,具体是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
背景技术
造纸行业在造纸过程中产生的污泥量非常大,而且难以处理。目前,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第一种是直接填埋,直接填埋不仅需要填埋场地,而且污染环境;第二种是将污泥进行脱水,与煤进行混合,然后送入锅炉燃烧。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压滤机对污泥进行脱水,但结构单一传统,污泥脱水效果差、效率低,并没有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造纸污泥脱水装置,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内底部安装固定有分隔筒,所述分隔筒的外侧空间为污泥腔,分隔筒的内侧空间为污水腔,所述污水腔的中间位置安装有支撑转管,且所述支撑转管由机体底部设置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所述支撑转管的下端转动连通设置有进风管,进风管的另一端与机体底部设置的气泵连接,所述分隔筒的上侧设有滤水分离盘,所述支撑转管还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斜撑杆与滤水分离盘连接固定,所述机体的顶部安装固定有导向套筒,所述导向套筒内配合滑动设有进料管,进料管的上端安装固定有进料斗,进料斗的下侧还设置有多个伸缩缸,伸缩缸的下端固定于机体的顶部,所述进料管的下端通过周向分布设置的多根弹簧与按压块连接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体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结构,所述分隔筒为圆柱形筒体结构,分隔筒的下端密封固定于机体的内底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转管与机体的底部密封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固定于机体底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固定有主动带轮,主动带轮通过三角带与从动带轮连接,从动带轮安装固定于机体下侧的支撑转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风管通过轴承与支撑转管下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的上侧还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滤水分离盘的俯视投影为圆形状,且滤水分离盘的俯视投影直径大于分隔筒的外径,滤水分离盘与分隔筒之间为间隙配合设置,所述滤水分离盘为中部向下弧形凹陷的网状结构,所述支撑转管和滤水分离盘共轴线设置,支撑转管的上端与滤水分离盘之间的距离为2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转管的上端还安装有单向阀,进料管和支撑转管共轴线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压块的下部为半球形结构,按压块的上部为中间向上弧形突出结构,且所述按压块的下部直径为滤水分离盘俯视投影直径的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港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港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6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甜柿种植用种子催芽装置
- 下一篇:气雾生成装置及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