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7614.4 | 申请日: | 2020-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309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 发明(设计)人: | 付辰琦;林杰;谢哲东;赵清来;郭洪宇;袁军;徐天月;陈晓明;焦海坤;裴学良;于春海;赵丽萍;杨丹;孟祥雨;王君;许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F11/00 | 分类号: | A01F11/00;A01F12/18;A01F12/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品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1 | 代理人: | 侯慧娜 |
| 地址: | 130118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葵花 脱粒机 | ||
1.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仓(1)、输送模块(2)、整理模块(3)、脱粒模块(4)、葵花籽仓(5)、葵花盘仓(6);
所述料斗仓(1)上部开口,下部有出料的缺口;
所述输送模块(2)包括:第一框架(21)、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1)上的输送电机(22)、与所述输送电机(22)的输出轴同轴相连的驱动滚轮(23)、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1)上的从动滚轮(25)、套设在所述驱动滚轮(23)与所述从动滚轮(25)上的输送带(24)、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1)上并对输送带(24)施加压力的张紧机构(28);
所述整理模块(3)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一框架(21)上方的颜色识别传感器(32)、第二框架(31)、与所述第二框架(31)铰接的翻板(33)、固定安装在所述翻板(33)的转轴上的从动带轮(34)、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翻转电机(36)、与所述翻转电机(36)同轴连接的主动带轮(37)、套设在所述从动带轮(34)和所述主动带轮(37)上的翻转皮带(35)、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斜面机构(38)、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第一推送机构(39);
所述脱粒模块(4)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横梁(41)、固定安装在所述横梁(41)上的安装板(42)、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上的气缸(45)、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2)上的两直线滑轨(43)、滑动连接在所述直线滑轨(43) 上的滑块(44)、固定安装在所述滑块(44)上的脱粒电机(46)、与所述脱粒电机(46)的输出轴同轴连接的压盘(47)、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筛网(48)、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第二推送机构(49);所述脱粒电机(46)与所述气缸(45)的活塞杆的前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机构(28)包括:压贴在所述输送带(24)上的张紧滚轮(281)、两个转动安装在所述张紧滚轮(281)两侧的支座(282)、两个通过调节螺母(283)连接在所述支座(282)上的连接块(284)、两个弹簧(285);所述弹簧(285)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块(284)和所述第一框架(2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21)上两侧设置有两个螺柱(27),每个螺柱(27)上套设一对螺母,两个所述螺柱(27)之间安装有门梁(26),所述门梁(26)通过所述螺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机构(38)包括:与所述第二框架(31)固定连接的底板(38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381)上的斜面电机(384)、与所述斜面电机(384)输出轴固定并与所述底板(381)铰接的第一连杆(385)、与所述底板(381)铰接的第二连杆(383)、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杆(385)和第二连杆(383)铰接的顶板(38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送机构(39)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第一推送电机(395)、与所述第一推送电机(395)输出轴固定连接并转动安装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滚珠丝杆(391)、安装在所述滚珠丝杆(391)上并与之相配的滚珠丝杆螺母(392)、转动安装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光杆(393)、滑动连接在所述光杆(393)上的滑动块(394)、固定连接在所述滚珠丝杆螺母(392)与所述滑动块(394)上的推送板(39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葵花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推送机构(49)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第二推送电机(491)、与第二推送电机(491)输出轴固定连接的并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驱动杆(492)、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框架(31)上的从动杆(493)、套设在驱动杆(492)与从动杆(493)上的推送带(49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61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物联网的产品展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双波长紫外荧光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