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定模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057417.2 | 申请日: | 2020-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1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徐轶军;包苏巧;毛文祥;李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艾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07 | 分类号: | B29C45/07;B29C45/17;B29C45/8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机定模 安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定模安装结构,其包括工作台、注射装置、前模板以及定模,注射装置包括注射管,前模板上设有连通孔,定模上设有注塑孔,注射管的一端贯穿连通孔并嵌设至注塑孔内,注射管的外周设有抵接件,前模板上设有限位杆,限位杆平行导轨,且限位杆滑动穿设于前模板上,抵接件用于抵接限位杆的一端,且限位杆的另一端用于嵌设至定模上,抵接件端部至注射管管口的间距小于限位杆的长度。本实用新型具有需要卸下注塑模具时,若注射管未脱离定模,则限位杆嵌设至定模内,此时,仅可沿限位杆的轴向滑动定模,即沿注射管的轴向滑动定模,滑动过程中,注塑孔的内部与注射管之间无挤压,避免注射管、定模损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机定模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
现有公布号为CN106142483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精密注塑机,包括工作台、注射装置以及锁模装置,注射装置包括设于工作台上的滑轨以及滑动套接于导轨上的基座,基座的上端设有注射管,且注射管沿平行导轨方向延伸,锁模装置包括均固设于工作台上的基板以及前模板,基板、前模板相互平行,且基板、前模板之间设有导柱以及后模板,后模板滑动套接于导柱上,前模板上设有连通孔,注射管的一端用于嵌设至连通孔内。
现有公告号为CN105437471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定模以及动模,动模上设有动模仁,定模上镶嵌有与动模仁匹配的定模仁,定模仁的顶部穿设有注塑柱,注塑柱套有柱套,定模上设有与注塑柱相对应的注塑孔,动模上设有与型芯相连通的注塑流道。
注塑加工时,将注塑模具安装至注塑机上,其中,定模固连前模板,且定模上的注塑孔连通前模板上的连通孔,动模固连后模板,注射管的一端贯穿连通孔并嵌设至注塑孔内。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安装或更换注塑模具时,需严格按照顺序完成操作,若人员误操作,注射管未脱离定模时,便取出注塑模具,将导致注射管的管口与定模的注塑孔侧壁发生挤压、碰撞,进而导致注射管、定模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注塑机定模安装结构,需要卸下注塑模具时,若注射管未脱离定模,则限位杆嵌设至定模内,此时,无法沿限位杆的径向滑动定模,避免注射管与注塑孔侧壁发生挤压、碰撞,进而避免注射管、定模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注塑机定模安装结构,包括工作台、注射装置、前模板以及定模,所述工作台上设有导轨,所述注射装置沿导轨滑动设于工作台上,其包括注射管,所述前模板固设于工作台上,所述前模板上设有连通孔,所述定模可拆卸连接前模板上,所述定模上设有注塑孔,所述注射管的一端贯穿连通孔并嵌设至注塑孔内,所述注射管的外周设有抵接件,所述前模板上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平行导轨,且所述限位杆滑动穿设于前模板上,所述抵接件用于抵接限位杆的一端,且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用于嵌设至定模上,所述抵接件端部至注射管管口的间距小于限位杆的长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注射管嵌设于定模内时,抵接件使得限位杆嵌设于定模内,卸下注塑模具时,若注射管未脱离定模,则限位杆嵌设至定模内,此时,仅可沿限位杆的轴向滑动定模,即沿注射管的轴向滑动定模,滑动过程中,注塑孔的内部与注射管之间无挤压,避免注射管、定模损坏;若限位杆脱离定模,则注射管亦脱离定模,此时,可卸下定模,且避免定模撞击注射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前模板、定模相对的一端均设有嵌槽,所述嵌槽贯穿前模板、定模的周侧,且所述前模板、定模上的嵌槽相连通,所述限位杆穿设于嵌槽内,所述前模板、定模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限位杆轴向的两端分别嵌设至前模板、定模的嵌槽内,且所述限位杆贯穿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艾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艾尔法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0574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鼻腔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具有缓冲装置的注塑机安全门





